1. 首页 > 赛事赛况

德国西部联赛ds-德国德西联赛介绍

有什么关于篮球的**

德国西部联赛ds-德国德西联赛介绍

《卡特教练》 Coach Carter

导 演: 托马斯·卡特 Thomas Carter

主 演: 塞缪尔·杰克逊 Samuel L. Jackson 戴比·摩根马 Debbi Morgan 雷·贝克 Ray Baker Michelle Boehle 罗伯·布朗 Rob Brown Adam Clark Bob Costas Tracey Costello

上 映: 2005年01月14日 ( 美国 )

地 区: 美国 ( 拍摄地 )

对 白: 英语

评 分: 6.6/10( 1615票 )

颜 色: 彩色

声 音: DTS Dolby Digital

时 长: 136 分钟

类 型: 剧情

分 级: 德国:6 阿根廷:13 澳大利亚:M 加拿大:G 加拿大:PG 美国:PG-13 荷兰:12 新加坡:PG

剧情介绍

本片根据1999年对于卡特教练和他的常胜不败的篮球队的新闻报道改编,萨缪尔·杰克逊在剧中饰演颇具争议的卡特教练。

里士满高中篮球队原本从未在任何比赛中获胜过,是一支屡败屡战的队伍,这一切在卡特执教之后发生了变化。他相信这支队伍在他的带领下可以成为最优秀的篮球队,所以他要求队员和他签订一个协议,约定如果队伍不团结或是成绩不佳就不再继续参加任何比赛。在他的带领下,这支队伍开始走上了上坡路,最后成为无人能敌的长胜王。但是在1999年举行的国家锦标赛上,队员们的表现却十分不尽人意,这让卡特教练沮丧不已,他真的关闭了训练馆,禁止队伍继续参加任何比赛。此举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一时成了大众议论的焦点,有人赞赏他视篮球为生命的品格,但更多的人对他的举动表示不解,甚至是批评。

《篮板球》(Rebound)

◎中文 名 篮板球

◎片 名 Rebound

◎年 代 2005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喜剧、运动

◎语 言 英语

◎字 幕 无字幕

◎IMDB评分 3.9/10 (481 votes)

◎IMDB链接 ◎文件格式 XviD + MP3

◎视频尺寸

◎文件大小 1CD 49 x 15MB

◎片 长 103 Min

◎导 演 斯蒂夫·卡尔Steve Carr

◎主 演 马丁·劳伦斯Martin Lawrence

温迪·罗宾逊Wendy Robinson

布瑞金·梅耶Breckin Meyer

马特·狄龙Matt Dillon

◎简 介

在输掉一场大学联盟比赛、威望彻底垮台之后,篮球名教罗伊·麦考密克(马丁·劳伦斯)面临着信任危机。同时,罗伊向来的火爆脾气也让人倍感头疼,联盟要求他表示出顺从和屈服才让他重新执掌球队,不服的罗伊只好等待法庭来裁决。罗伊等到的裁决结果是一份来自高中球队"熔炼工"的潦草传真。这次轮到他这个教练降级了,任务就是执教一只屡战屡败的高中球队。尽管罗伊本人十分不情愿,但是他知道这一次只可成功,不许失败,因为成功才能帮他挽回点颜面,重新回到原来的职位。

但是当罗伊真正开始执教这支队伍的时候,他才知道原来当初他的设想是多么的天真和简单。教惯了大学专业队的他发现这些高中生似乎对篮球根本就没有什么概念,他们基本上没掌握多少运动技巧,对篮球的基本理论知识也是一无所知,完全是野路子出身。他的第一堂课时看着孩子们输掉109分,而且似乎这还不是最坏的。

罗伊只能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教起,过人、抢篮板球、漏球、投篮,他似乎带给这个球队很多魔力,熔炼工球队也在他的带领下越打越顺,而罗伊也在教授这些孩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篮球带给他的那种久违的快乐。

背景资料

影片并不是凭空捏造出罗伊教练这样一个火爆人物,事实上,马丁·劳伦斯扮演的这位脾气桀骜不逊的教头在美国也是有原型的。这位篮球教练的原型就是在美国家喻户晓的鲍比·奈特(Bobby Knight),他出名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好教练,不是因为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带领球队赢得了800多场比赛,3次NCAA冠军,9次BIG TEN冠军和4次年度最佳教练,甚至不是因为那块1984年奥运会的金牌,而是因为他出了名的坏脾气,蛮横、易怒,甚至有些暴力倾向,无论是在法庭外还是法庭内,比好莱坞的西恩·潘的名声可大多了。

《光荣之路》(Glory Road)

原 片 名Glory Road

中 文 名光荣之路

出品公司迪斯尼 Walt Disney Pictures

出品年代2006

首映日期2006年1月13日(美国)

MPAA级别PG 级(种族冲突,包含暴力)

官方网站链接评分6.9/10 (1,636 votes)

国 家美国

类 别剧情/运动

导 演詹姆斯·加特纳 James Gartner

主 演乔什·卢卡斯 Josh Lucas .... Coach Don Haskins

詹姆斯·阿朗 James Aaron .... Herman Carr

马克·亚当 Mark Adam .... Reporter

泰耶娜·阿里 Tatyana Ali .... Tina Malichi

加里·安德森 Gary Anderson .... Photographer

迈克尔·阿雷塔 Michael Arata .... Sports Reporter

内容简介

◇ 剧情:篮球场上的奇迹

受训于篮球名人堂教练,两度奥克拉荷马州篮球运动员,大学期间得到全额篮球奖学金,全州最好大学球队的队长,大学篮球联赛的MVP,唐·哈金斯(乔什·卢卡斯)的运动生涯足以让他声名显赫。在退役成为教练后,他率领的高中球队在198场比赛中赢了157场,率领的大学球队赢球场次总数占据历史第四名、甚至获得了11次季后赛冠军...

所有这些记录已经让他稳步跨进篮球名人堂,然而,真正让哈金斯成为同时代最伟大教练之一的,却是1966年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经典战役--率领最不被看好的平民队伍、实力很是平庸的队员,甚至是全输的对战纪录,身为白人的年轻哈金斯率领历史上第一支全黑人球员组成的德州西部大学队,在种族歧视之风盛行的年代击败另一支全白人球队勇夺篮球联赛冠军。从此,美国篮坛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 幕后:今年初的《卡特教练》

振奋人心的励志故事?迪斯尼的特长!历史性的体育事件?好莱坞的最爱!真实奇迹+体育励志+英雄教练?那可就能牵动金牌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的心了!而从纪录来说,打着布鲁克海默金字招牌的**还几乎没有票房失败的机会。

更何况,美国人大约是特别钟爱麻雀变凤凰的励志型套路,相信只要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就能到达胜利的彼岸。偏偏这样的真实事件也从不少,《愤怒的公牛》里落魄的拳击手、《奔腾年代》里瘦弱的小马和骑手、《铁拳男人》里大萧条时代的火柴男人、《冰上奇迹》中逆转似的胜利......,人类征服自己命运的话题也许永远激励人心,所以运动题材的**在好莱坞也从来没有衰落。

《光荣之路》很容易让人想到去年相似日期上映的《卡特教练》,同样是教练带领一个没有任何明星球员的篮球队,同样创造了创造奇迹,虽然着手点有些区别,然而励志的风格却没有改变。《卡特教练》能在去年年初档期里小丰收一把,本片也许也能!

◇点评:传奇真实事件的平凡改编

能想象黑人球星云集的NBA场上没有几个黑人的身影吗?能想象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大型篮球联赛上打篮球的几乎全是白人吗?更不用说整队全是成绩平平的黑人球员,且他们能获得全美大学生篮球联赛冠军了!教练唐·哈金斯本身就足够成为传奇,他和队伍的胜利甚至完全改变了美国篮球的面貌(看看如今的NBA就知道),也难怪已经习惯“奇迹”的迪斯尼和制片布鲁克海默也要对他的故事另眼相待!

不过体育励志的调调总是有局限--不外乎卧薪尝胆,屡败屡战,最终通往胜利之路,且有不少同类型**珠玉在前,因此影片故事怎么看怎么眼熟,加上偏向人情味的《光荣之路》走的是中规中矩的保险之路,所以虽然运动场面一定热血沸腾,感动和鼓舞也大有可能,要独特醒目却未必。然而对于偏爱此类题材的美国观众来说,大约已经足够了!

《姚明年》(The Year Of The Yao)

中文名称:姚明年

英文名称:The Year Of The Yao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2004年

**导演:阿达姆·德尔·迪奥 Adam Del Deo

詹姆斯·斯特恩 James D. Stern

**演员:沙奎尔·奥尼尔 Shaquille O'Neal .... Himself

姚明 Ming Yao .... Himself

科林·潘 Colin Pine .... Himself

地区:大陆,美国

语言:普通话,英语

类 别 纪录片

IMDB评分 7.6/10 (176 votes)

IMDB链接 片 长 01:28:07

简 介

《姚明之年》是一部纪录片,详细记录了姚明首个NBA赛季的经历。从成为NBA状元秀,到最初表现糟糕,再到适应NBA后突然爆发,影片没有放过姚明成长的任何一个阶段,其间还穿插有巴克利预言落空亲吻驴屁股、“姚鲨对决”的台前幕后等花絮。与此同时,影片还反映了姚明在翻译科林·潘的帮助下努力学习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适应比赛和生活环境等。

《乔丹传人》(Like Mike)

◆ 英文片名:Like Mike

◆ 片 名:乔丹传人 / 像迈克那样

◆ 导 演:约翰·舒尔茨 John Schultz

◆ 编 剧:Mike Elliot

◆ 主 演:利尔·鲍·沃 Lil' Bow Wow

莫里斯·柴斯纳特 Morris Chestnut

乔纳森·里普尼基 Jonathan Lipnicki

桑德拉·普洛斯波 Sandra Prosper

◆ 类 型:喜剧(Comedy) 家庭(Family) 奇幻(Fantasy)

◆ 国家地区:USA

◆ 语 言:English

◆ 发行公司:福克斯(20th Century Fox)

◆ 首映日期:2002年7月3日

◆ 首映票房:$12,179,420.00 (单位:美元)

◆ 全美票房:$51,432,760.00 (单位:美元)

◆ 海外票房:$5,900,000.00 (单位:美元)

◆ 本站评分:

◆ MPAA定级:PG 级

◆ 片 长:99 分钟

◆ 官方网站:www.likemikemovie.com

◆ 影片简介:

本片的主人公名叫凯尔文·坎布里奇,一个十四岁的美国黑人少年。当然,象所有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坎布里奇也有自己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位篮球明星,而且还得是能列入NBA名人堂的那种。

但现实往往都是残酷的,在一场街头篮球的比赛中,坎布里奇便被一个大块头给结结实实的教训了一顿:在篮球这样激烈的对抗运动中,坎布里奇瘦小的身材简直不堪一击,更别提当明星进NBA了。

上苍总会偏爱那些擅于幻想的孩子,几乎命中注定一般,心灰意冷的坎布里奇从高高的电线上够下一双球鞋。这双破旧的篮球鞋上印着“M·J”的标志,没错,这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乔丹鞋。当坎布里奇穿上它之后,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变化,他能够轻松地跳到25英尺高,而球技也变得精妙绝伦,并很快成为NBA最年轻的球员。

在他的带领下,坎布里奇的球队一路过关斩将,他本人也选入了全明星队……

NBA全明星阵容:

作为一部篮球(确切说是NBA)影片,众多的NBA巨星是绝对必不可少的。

尽管题目明显涉及到飞人迈克尔·乔丹的大名,但他本人却未能参加影片演出,可片中NBA全明星阵容依然能令球迷目瞪口呆。在参演的名单中,包括76人的阿伦·艾弗森、圣安东尼奥马剌的大卫·罗宾逊这样的天皇巨星,以及贾森·基德、迈克尔·芬利、克里斯·韦伯、加里·佩顿、纳什、诺维斯基、迈克格雷迪、莫宁等腕级巨星。即便是在由乔丹领军的影片《空中大灌蓝》中,也没能出现如此强大的NBA明星阵容。看到这么多大腕的加盟,众多NBA球迷可能早已对这部影片望眼欲穿了。

《霹雳硬小子》(Above The Rim)

中文名称:霹雳硬小子

英文名称:Above The Rim

导 演: 杰弗·帕拉克 Jeff Pollack

主 演: 图帕克·沙库 Tupac Shakur 伯尼·麦克 Bernie Mac 亨利·西蒙斯 Henry Simmons 马龙·韦恩斯 Marlon Wayans Lakeesha E. Allen David Bailey Kenneth Bantun Tyrone Batista

上 映: 1994年03月23日 ( 美国 )更多地区

地 区: 美国 ( 拍摄地 )

对 白: 英语

评 分: 5.9/10( 1220票 )

颜 色: 彩色

时 长: 96 分钟

类 型: 剧情

分 级: 英国:15 德国:12 美国:R

剧情简介:

卡尔是天才型球员,希望能打NBA的球队,前程似锦的他,因朋友引诱,加入帮派拥有的球队,学校的警卫汤姆不忍见他误入歧途,开导卡尔,与他并肩对抗黑道,后来谢普被帮派枪击,但他的努力并没白费,卡尔终于被大学篮球队吸收,并崭露头角,踏出迈向NBA的第一步。

《女篮辣哥》(Juwanna Mann)

中文名称:女篮辣哥

英文名称:Juwanna Mann

导 演: 杰西·沃恩 Jesse Vaughan

主 演: 薇薇卡·福克斯 Vivica A. Fox 凯文·波拉克 Kevin Pollak 杰伊·莱诺 Jay Leno Brad Abrell Kenny Albert Tyrone Bogues Dustin Bullard Deborah Calloway-Duke

上 映: 2002年06月18日 ( 美国 )

地 区: 美国 ( 拍摄地 )

对 白: 英语

评 分: 4.0/10( 735票 )

颜 色: 彩色

声 音: DTS Dolby Digital SDDS

时 长: 91 分钟

类 型: 喜剧

分 级: 西班牙:T 德国:6 阿根廷:13 澳大利亚:M 法国:U 美国:PG-13 英国:12 新加坡:PG

字 幕:中英文 汉风提供中文字幕下载 点击打开

剧情简介:

一个蛮横无理的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球星,终于因为过于乖张的举止,而被法庭勒

令禁赛。一心想打球的他,化装成一个女人,试图加入一支美国女子职业篮球协会(WNBA)

的球队。没曾想,要实施这个计划要付出如此多的心血。当终于成功地回到了篮球场上时,

他日夜担心东窗事发,暴露身份。

十大篮球**

当残剑遭遇无名,杀气冲霄;当伯牙遭遇子期,高山流水;当篮球遭遇**,也注定是魅力四射,好评如潮。篮球运动最为发达的美国,如果没有了篮球题材的**,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作为最不容忽略的励志型影片,篮球**已成为制片商乐此不疲的领域。激情与对抗,勇气与力量,成功与失败,泪水和汗水,这一切都是银幕所孜孜以求的。几经挫折、抱负不改的英雄气概,激动人心的荣誉之战,以及大牌明星的倾情演绎,无疑是篮球**最能打动观众的三大看家法宝。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始这次的篮球**之旅。

《空中大灌篮》 ◆ 异想天开 ◆

收藏指数:★★★★★

“飞人”乔丹被带入卡通世界,帮助卡通人物赢得一场至关重要的篮球比赛,故事的情节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1996年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乔丹暂时离开了NBA,着魔般迷上了棒球,而那时好莱坞的制片商也着魔般地迷上了外星人,于是他们一拍即合,《空中大灌篮》诞生了。篮球、乔丹、外星人再加上迪斯尼卡通明星,这个亦真亦幻的故事一度风靡世界,但却被美国《体育画刊》杂志评为历史上最差的体育**,认为他“毫无内涵、让人昏昏欲睡。它的商业味道让迪斯尼卡通明星过去那种自由自在的精神荡然无存。”

《印第安纳人》 ◆ 团队精神 ◆

收藏指数:★★★

这部公认为最优秀的篮球**1986年摄制。故事讲的是一位很有性格的教练人生失意屡屡受挫,后来到高中当教练面对的是64个刚入学的队员,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率队夺得印第安纳州高中篮球联赛冠军,登上了事业成功的顶峰。这部**的结构非常清晰,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描述非常细腻深刻,而且对“团队”这个概念作了发人深思的阐述。

《日落公园》 ◆ 执着追求 ◆

收藏指数:★★★★

这是一部篮球文化色彩极浓的**。故事的主人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都不满意,孩子们尤其如此,他们的生活充斥着viper、暴力以及不求上进的邻居。这甚至让他们丧失了奋斗的信心和生活的希望,惟一一值得他们去做的似乎是讨女孩子们的欢心,但篮球改变了这一切。

这是一个催人上进的故事!虽然结局不是好莱坞式的大圆满,最后的三分球虽然没有成功,冠军也没有得到,但为篮球而执着的女教练从孩子们的眼中看到了希望。她放弃了开一家餐馆的决定,留下来和孩子们一起朝着新的目标前进!这样的篮球文化**,配合黑人说唱音乐,看着很过瘾!让你心里慢慢冷却的血液再次沸腾!

《灌篮高手》 ◆ 激情与梦想 ◆

收藏指数:★★★★★

这部卡通片曾经感动了一代人,樱木花道、流川枫、赤木刚宪、宫城良田、三井寿,5个生灵活现的篮球少年演绎了对篮球运动的热爱,以及对梦想的不懈追求。每一集都闪耀着两个字——激情。人的一生总该有一种坚持,总该有一些东西会令你激动,令你沸腾,令你热泪盈眶吧!你曾为你的所求坚持过,激动过,沸腾过,也热泪盈眶过,那就够了,成功与失败又算什么呢?

TV版的《灌篮高手》有101集,重点描述了湘北队晋级全国赛的过程,**版的《灌篮高手》故事更简洁,在音乐效果上也更进一步。遗憾的是,他至今没有续集。

《神犬巴迪》 ◆ 宠物喜剧 ◆

收藏指数:★★★

一次偶然的机会Josh发现他的爱犬巴迪喜欢玩篮球,并可以用嘴将球顶进篮筐,巴迪的“快乐篮球”给了Josh启示:享受篮球的快乐才是真谛。一天,巴迪闯入篮球场,在观众面前展示了它的绝技,立刻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最后在一次比赛中,校队损兵折将,神犬巴迪临危受命帮助校队打赢了比赛。好莱坞拍过许多以宠物为题材的**,比如《精灵鼠小弟》、《101斑点狗》等,既叫好又叫座,但中国这种题材的**并不多,实为憾事。

《like mike》(《像迈克一样》) ◆美妙的鞋 ◆

收藏指数:★★★★

14岁的凯尔文·坎布里奇梦想成为篮球明星,但身材瘦小,经常被大块头欺负。但上苍总会偏爱那些擅于幻想的孩子,在一次意外中他得到一双球鞋。上面印着“MJ”标志,没错,这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乔丹鞋。当坎布里奇穿上它之后,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变化,他能够轻松地跳到25英尺高,球技也变得精妙绝伦,并很快成为NBA最年轻的球员,入选全明星,夺得总冠军。

本片由美国著名说唱歌手里尔·博·沃主演,片中音乐大部分也是由他作曲演唱的。虽然乔丹没有参加影片演出,但艾弗森、大卫·罗宾逊、基德、芬利、韦伯、佩顿、纳什、诺维斯基、迈格雷迪、莫宁等腕级巨星联袂演出,依然令球迷大呼过瘾。

《户外烤肉》◆一夜成名 ◆

收藏指数:★★★

住在贫民区的黑人少年托德·安德森以状元秀的身份被新泽西网队选中并签下了高达3000万美金的合约,他的人生从此改变。不过当他们搬到富人区的时候麻烦也悄然而至。这是一部充满了友情、亲情,交织着美国黑人文化的**,让你不能错过

《超级肥妈》◆ 插科打诨 ◆

收藏指数:★★★

联邦特工马丁突发奇想,乔装成祖母,并用他的机智与演技瞒天过海。一天,外孙闷闷不乐地告诉祖母,自己在篮球场受到大孩子的排挤,乔装成祖母的马丁打抱不平,到篮球场上还以颜色。显然,这是一部搞笑的喜剧片。

《梦想》◆ 插科打诨 ◆

收藏指数:★★★"

这部**拍摄于1994年,两个来自芝加哥贫民区的黑人少年威廉姆·盖茨和亚瑟·阿奇,具有非凡的篮球才能,却只能在街头篮球赛中大展身手,直到被星探发现,他们的人生由此改变。两个人的经历与NBA的著名球星伊塞亚·托马斯十分相象。该片影射了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问题指出现存的“精英教育体制”忽视了贫民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曾入选ESPN的20部经典体育**系列。

《女帅男兵》◆ 篮球人生 ◆

收藏指数:★★★

这部国产**并没有引起很大的轰动性,但还值得一看,尤其是著名影星蒋雯丽的表演,非常准确到位。有人说这部**是《日落公园》的翻版,但故事性和艺术性都明显逊色于前者。显然,对于篮球**的制作,中国导演还处于探索阶段。

逝去的已经逝去,不必在意,留在心中的只会是那些经典中的经典,正如我们珍藏的这些**。每次观看,除了因故事情节而感动,还为自己不再的那些日子而叹息。梦想依旧,那颗为篮球而燃烧的心依然。仅以此文献给带给我们激情的篮球,献给给我们梦想的**,还有我们那些充满回忆的青春。

德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优缺点

人口老龄化社会没有优点。

德国是欧洲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口在65岁以上。在世界范围内,其人口老龄化程度仅次于日本。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德国人口约为8180万,其中只有不到七分之一的人口年龄小于15岁,该比例为欧洲最低,全球也只有日本的这一比例低于德国。按照目前的人口出生率,德国未来的人口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40年之后人口数量将减少1200万,低至7010万人。

人口老龄化对德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断加深,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德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削弱;公共财政负担加重;社会保障资金将面临空前危机;并由此导致城乡差距拉大、失业率上升、社会心理问题等不良后果。2009年,230万德国人需要护理,而这一数字在2030年将增至330万人左右。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系统应对老龄化的国家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利国家典范;2012年生效的法律规定,退休者的年龄将由过去的65周岁逐步过渡到67岁;总理默克尔领导的德国执政党还起草了一份议案,拟向25岁以上有收入的人群征收一份额外的“年龄税”,让这些年轻的工作者帮助国家应对迫在眉睫的养老压力。

德国重度老龄化

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统计数据表明,1980年德国人平均年龄为37.1岁,比1970年增加了2.2岁(增6.3%)。而1970年的平均年龄34.9岁与1960年的平均年龄34.8岁相比之下几乎没有变化。1990年比1980年增加了1.7岁(增4.6%),2000年又比1990年增加了1.4岁。1980年至2000年平均年龄相对缓慢的增长原因,来源于外来人口和东西德统一。在这两个因素消化之后,2010年比2000年再猛增了2.6岁。

德国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10年德国人平均寿命达79.80岁,其中男性达77.70岁,女性达82.74岁。据联邦统计局2010年数字,60岁以上人口达2.17千万,占总人口的26.6%,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1.60千万,占总人口的19.6%。2030年德国60岁以上的人口预测将达36.2%,2050年甚至将超过40.9%。现在德国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21%,预计到203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由目前约1600万人增加到2400万人;到206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约34%。当前德国每5个人中有1个是超过65岁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到2030年每4个人中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到2060年上升到每3个人中有1个。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德国采访期间,曾在法兰克福街头看见一对中年夫妇带着5个孩子过马路的温馨场景,大的有10多岁,最小的还躺在手推车里。但德国同行苦笑摇了摇头,他告诉笔者一句格言——“You can imagine the opposite ”,用来说明眼前的情景只是特例。事实上,在德国,看到的也确实是“相反的情形”:汉莎航空的空姐是“大嫂”;酒店里的服务生是耄耋长者;租来车辆的驾驶员也多数是老年人。

德国人口自2003年以来就不断减少,人口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低下。据统计,现在德国妇女平均只生育1.4个孩子,2006年死亡人数比出生人数多14.4万人,预计到2030年,德国总人口将由目前的8250万人下降到7800万人。伴随着人口数量的下降,德国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联邦统计局负责人索美指出,19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德国妇女不再做母亲。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德西的托儿所数量不足,很多小学午后就关门。2008年,60岁以上妇女中11%没有孩子,而这个比例在40到44岁年龄层的女性中是21%。据联邦统计局称,从现在起到2060年,德国人口将减少到6500万—7000万。老年社会越来越严重的同时,出生率又不断下降,德国社会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由于自然余额(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差额)呈负值,德国经济面临来自劳动力市场的巨大挑战,未来十年增幅可能出现明显回落。经合组织发布的《2012年德国经济报告》指出,长期来看,德国经济平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的较低水平,10年后甚至可能降到1%,主要原因是人口迅速老龄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潜在劳动力数量下降。

经合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在报告发布会上说,德国未来要保持富足,需要在劳动力市场、税制系统和能源政策上进行结构改革。

研究人员预计,2016年至2025年期间,经合组织每年就业人口平均增加0.5%,而德国同期就业人口将明显减少。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德国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从目前的51%上升到74%。

经合组织经济学家要求德国政府进行改革,提高就业人员数量,通过让更多妇女从事全职工作和延长退休年龄等方式获得专业人才。为此,德国需要在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上进行改革。例如,减少对单职工家庭的税收优惠,同时投资建立服务好而价格低廉的幼儿园。

古里亚说,2012年德国经济增长率预计仅为0.4%。未来德国经济增长的支柱是加强内需和提高劳动力潜力。经合组织建议德国放松建筑师和律师等一些服务行业的苛刻规定,不仅直接资助而且通过减免税等方式推动科研开发。

劳动力也将形成缺口。尽管目前人口老化的有害效应因越来越多的妇女和老龄劳工参加工作而得到抵消,但德国六大经济研究所之一的基尔研究所(IFW)研究员科思预言:“就业人数的减少从长期看将削弱德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增长率今后每年应在1.2%上下,而2000年是1.5%。”联邦劳工局预计,德国到2025年的劳动力缺口将达到700万,必须大规模引入外来人才。

退休的老人日益增多,将对公共财政产生影响。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10年,德国大多数时候都处于人口负增长状态。照此发展,越来越少的年轻人需要负担更多的老人。目前德国需护理的老人约230万人,其中150万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另80万人选择机构养老。针对德国老龄化迅速的发展,世界著名的审计师机构Enrst&Young2011年9月的调查结论是,至2020年德国将有90万人选择机构养老。换句话说十年后需增加10万个机构养老的床位,单独此项投资就需177亿欧元。

人口老龄化造成社保支出增加,社会保险体系的资金保障将面临重大挑战。位于柏林的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科林霍尔茨表示:“随着德国婴儿潮一代步入退休年龄,德国的社会保障资金将面临空前危机,如今的社会保障体系将因为缺少资金而无以为继。即使出生率能有所提高,但新生儿的绝对数量还是会持续下降,因为育龄妇女的人数正变得越来越少。”

德国联邦议会工作组最近提出一项“年龄税”建议,即每个年满25周岁的德国人按照收入比例缴纳一定金额以建立储备金,保障未来不断上升的养老金支出。工作组的理由是,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婴儿潮时期的一代人将在2030年左右退休,届时所需医疗和护理支出将大幅增加。

“年龄税”的诞生来自于对老龄化社会社保支出不堪重负的担忧,由于涉及复杂而敏感的政治和经济公平问题,其可行性还有待论证。该提议还受到了来自执政党和反对派的多重批评。

德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人口的老龄化不仅会导致国民经济生产力下降,税收负担加重,带来年轻人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问题,而且会加深社会代沟,出现更多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影响社会和谐。德国专业人才紧缺、养老院护理人员不足等现实问题表明,以老龄化为主要特征的人口结构变迁已经开始对德国的社会经济产生影响。有分析认为,德国今后几年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欧债危机和能源短缺,而是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德国各部委正联手制定一项“人口政策”方案,对德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进行长远规划。默克尔为此主持召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专家会议,邀请各界代表共同商讨对策。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接受《商报》采访时提出“2030议程”,指出要及时应对社会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他坚持将退休年龄延至67岁,提高女性在领导层的比例,并支持外来移民政策。提出“年龄税”的工作组不仅强调社保基金的稳定,还提出了创造家庭友好型社会氛围、倡导外来移民、雇佣更多女性和老龄职工等多方面措施。同时,提高出生率及女性在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平衡等根本问题,需要政府制定家庭友好和鼓励生育的政策。据认为,法国的生育率好于德国的原因就在于其家庭政策的鼓励与配合。

有人口专家认为,人口发展从多子的农业社会到老龄的工业社会一般经历五个阶段,在最后阶段应该重新达到平衡。从当前的情况看,全球的工业国家仍在朝着老龄化社会发展,是否能够达到理论中的新平衡,还有待事实检验。

在新加坡的一个会议上?德国绿色环保城市弗莱堡市市长迪尔特·萨罗门(Dieter Salomon)谈起了城市的未来。当被问及未来30年德国城市将会如何之时,他微笑着说:“不会有未来”。

市长先生并没有夸张。几十年以来,欧洲的人口增长是全球最缓慢的,生育率远远低于人口替换率,且比美国低了50%左右。假以时日,这种人口趋势将造成灾难性的经济后果。到2050年,欧洲现拥有的7.3亿人口将减少7?500万至1亿人,其劳动力人口也将比2000年时减少25%。

德国是欧洲大陆的超级经济体,逃脱人口“寒冬”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到2030年,德国每100个人中就有53个退休者,相比之下美国为30人。如此,德国将面临巨大的债务危机——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成本将蚕食其现行节约/产出型经济的成果。据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尼克·爱波施塔特(Nick Eberstadt)称,到2020年,德国债务本息占GDP比重将会是目前希腊的两倍。

政府的对策

德国是世界上最先建立公共养老体系的国家。早在19世纪末,当时的宰相毕斯麦就设立了养老保险,在整个20世纪的过程中先后诞生了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1995年的护理保险。总的来说,养老主要是由社会来承担,公共养老金待遇也十分丰厚。自从护理保险问世以来,养老产业给社会提供了几十万的就业机会。

为了应对老龄化,德国在单一公共养老体系基础上增加了积累性养老计划。德国公共养老体系(GRV)采用现收现付制,所需资金来源于工薪税和财政补贴,工薪税税率为19.5%,负担约70%的公共养老支出。上世纪80年代后期,政府认识到老龄化将严重影响公共养老计划的可持续性。德国于1992年启动养老改革,主要政策包括修改养老待遇调整机制,避免养老待遇过快增长,控制提前退休,这些方法在减少养老支出的同时也降低了养老待遇。为了弥补养老待遇下降,德国建立了自愿性质的完全积累养老计划,个人缴费率为4%,政府给予税收优惠。积累计划的覆盖面目前还有限。2004年,德国进一步修改确定公共养老金待遇的公式,新公式根据退休人口与缴费人口比例的变化自动调整公共养老金的待遇,在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时,公共养老金待遇会自动减少。

德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包括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三部分,后两者又被称为“补充养老保险”。随着德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政府的养老负担也在逐步增加。为此,德国政府在维持法定养老保险主导地位的同时,也采取措施鼓励人们更多地参加“补充养老保险”。

在德国,法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较广,既包括一般的养老金,也包括职业康复待遇、职业能力或就业能力丧失后的养老金等。原则上,所有雇员都是法定养老保险的义务参保人,自由职业者如医生、律师、艺术工作者等一般参加私人养老保险。

法定养老保险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和雇员缴费,费率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目前的缴费比例为工资的19.5%,由雇主和雇员各负担一半,当雇员月收入低于某一限额时,则由雇主单独支付。此外,法定养老保险每年还获得国家补贴,总额约占当年养老保险总支出的五分之一。养老金根据退休者退休时的工资和工龄长短计算,但最高不超过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工资的75%。

此外,德国还大力鼓励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与法定养老保险不同的是,企业养老保险采取“直接支付原则”,即职工在工作期间积攒了多少企业养老保险,退休后他就能得到相应数额的养老金。职工缴纳的企业养老保险占工资的比例每年由行业劳资部门和政府协商决定,且这部分养老保险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企业养老保险最初是作为福利向职工发放的。

从2002年起,德国颁布新法律,规定企业职工有权利要求雇主将一部分工资或者节假日奖金变成企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的筹资方式、组织形式及受保人等均可自由选择。目前,德国的企业养老保险对劳动力的覆盖率已经高达65%,成为养老保险制度中最重要的补充部分。

尽管德国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属于自愿性养老保险,并由私人公司经营,但政府并非完全放手不管,而是对其进行宏观调控。为了防止雇主因宣布破产而无法支付养老金的风险,德国设立了雇主组织的养老保险基金会作为担保机构,规定开办企业养老保险的雇主有义务向担保机构投保,如果企业破产导致无法支付本企业的补充养老金,则由该基金会支付。

私人养老保险也是自愿的,并且也能得到国家补贴。目前,德国法定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所支付养老金的比例大约分别为70%、20%和10%。德国政府希望,私人养老保险支付的养老金近期能提高到整个养老金的15%,中远期达到25%至30%。这样,企业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将有望从现在的补充地位逐步提升到与法定养老保险相近的支柱地位。

生育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给德国19世纪创建的养老保险体制带来极大冲击。德国的退休保险体制实行的是“转摊方法”,也称“代际合同”。具体说,就是由当前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用其所缴纳的退休保险金来支付退休人员的退休金。

按照一般规律,最合理和有效的比例应该是每三个在职员工养活一个退休人员。而德国目前是每100个在职人员为44个退休者提供退休金。按照现在人口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程,再过20年,每100名在职员工要养活78个退休者。到那时,想靠在职员工交纳保险金来保障退休者的生活已不可能。

当德国19世纪初推行养老保险体制时,法定的退休年龄是70岁,而那时的平均寿命只有45岁。1956年德国政府进行养老金改革时,把退休年龄定为65岁。这几年,德国人的平均退休年龄是65岁,但平均寿命已达到80岁。因此德国政府决定从2012年开始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7岁。

欧洲社会已对享受安逸的退休生活习以为常,一些福利国家更被视为欧洲大陆退休人士的乐园。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行制度即将破产,但老百姓关心的往往是眼前利益,反对延长退休时间。记者的一位德国朋友就认为,这个决定不符合实际?因为在德国企业里,有三分之二的人在65岁之前就已经因身体等原因被迫离开了工作岗位。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推迟退休年龄会挤压年轻人的就业和晋升空间,延迟退休就是延长国家的新陈代谢周期。德国工会也批评说,该项改革措施无益于德国的老年保障体系,是变相的“缩减养老金计划”。不管老百姓如何反对这一措施,但人们必须认识到,对现有福利体制进行改革是德国必须面临的“痛苦现实”。

为了解决老龄化的问题,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制订了一项专门资助有关人口老龄化各领域研究的综合科研计划。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部长安妮特·沙范在介绍这项名为“德国政府人口变迁研究日程”的计划时说,这是德国首次专门就人口老龄化制订跨学科研究计划。德国政府计划到2016年总共为该计划投入4亿多欧元。这项计划涉及的课题既有社会科学领域的原则性问题,也包括旨在改善老年人生活的通讯、交通、建筑新概念以及培训、卫生保健等方面的具体技术问题。

沙范说:“我们要通过科研,推动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的新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项目的开发。我们要为全社会的福祉去发掘至今仍潜藏的长寿社会的宝藏。”

德国教育和科研部在一份声明中强调,德国未来不仅要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还应善于充分利用老龄化的机遇。比如面对未来年轻就业者逐步减少的现实,如何更好地发挥年长就业者的作用。研究计划的一个资助方向就是促进企业界和教育界为类似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福利国家的养老楷模

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和其它经济领域一样,德国联邦政府原则上不直接介入“银发经济”的市场开发,但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财政上支持需要护理的老人,税务上支持护理企业。德国社会福利法共有十二卷,是名副其实的福利国家。

护理费用首先来源于护理保险,牵头单位是卫生部。标准分别是:

居家养老:护理级别1,每月450欧元;护理级别2,每月1100欧元;护理级别3,每月1550欧元;

日间或夜间照料中心:护理级别1,每月450欧元;护理级别2,每月1100欧元;护理级别3,每月1550欧元;

短期托老所:护理级别1至3,每月1550欧元;

机构养老?养老院 :护理级别1,每月1023欧元;护理级别2,每月1279欧元;护理级别3,每月1550欧元;

老年痴呆症:每月2400欧元;

需要说明的是,护理保险的金额是建立在非全保基础上。比如柏林的养老院对于护理级别2需每月3000千欧元费用,除去护理保险每月所付的1279欧元,自己必需交付剩余的1721欧元。

如果个人无法交付如上所述的1721欧元,则国家根据个人收入的底线而作出相应的财政补贴。德国社会福利法第十二卷作出了财政补贴的规定,牵头单位是民政福利部。

对于护理企业给予税务优惠政策。德国目前企业征税主要有两项:销售税?目前19% 和赢利税。企业赢利税又分企业所得税?15% 和企业营业税?约13% 。对于护理企业则免销售税和营业税,只交企业所得税。

地方政府对于老年住区也会给予支持。由于德国联邦制的特点,地方政府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政策上或财政上的支持。如慕尼黑地方政府针对地价极高的现状,对建立小型老年住区给于政策上有力的支持,即所谓的慕尼黑模式——以建筑指标换取相对便宜的地价用于公共事业。“慕尼黑图得林老年住区”包含居家服务监护式公寓49套及108个床位的护理式托老公寓?养老院 ,地方政府另给予每个床位16000欧元的一次性财政补贴。

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在德国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这一原则在德国基本上已实现。目前德国需护理的老人约230万人,其中150万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得到亲戚朋友邻居的帮助,他们的年龄平均在80岁以下。另80万人选择机构养老,通常在养老院生活的老人年龄一般在80岁以上。需护理老人的第一阶段以居家养老结合社区服务为主,第二阶段进入机构养老。

居家养老主要是以传统居家上门护理为主,日间照料中心和短期托老所为辅所组成;居家上门护理,护理保险则按护理级别以固定的金额支持上门护理的服务。例如蕾娜范集团在德国许多地点提供上门护理服务,目前共服务顾客1600人。

通过上门护理服务的帮助,在洗漱早点完毕后,老人可去日间照料中心。在那儿通常有针对老年人的不同活动,如朗诵、剪纸、记忆训练、下棋打牌和制作蛋糕等。回到家后的晚饭洗漱及上床,又由上门护理服务来完成。

在亲戚朋友邻居不在的情况下或自己刚从医院回家需康复阶段,老人可进入短期托老所。根据护理保险规定每年最多两个月。

德国2010年有80万人选择机构养老,即进入养老院,十年后的2020年,预计有更多人进入养老院。老人普遍和子女分居,子女工作的压力和对个人生活的追求以及出生率下降等,是机构养老在德国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据统计5年前平均每人在养老院的时间约2年,目前的停留期大大缩短了,估计在1年左右。换句话说,老龄化的发展对床位的需求应比预测的更大,只是周期性的缩短及上门护理服务业的发展才缓解了这一问题。

目前在德国共约12000养老机构,80万个床位,也就是说每个养老机构不到70个床位。这与德国的人口密度和他们的生活品味有关。但出于竞争和成本压力,现在新建的养老机构通常都在120床位以上,并且大多都建在城市。

养老院与居家养老的不同,在于24小时可以享受全包位服务:护理,日间生活和起居。例如蕾娜范集团把专业护理和酒店服务结合起来,在许多城市设立了以机构养老为主的“生活服务中心”。

近几年来在德国又兴起一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监护式公寓。因老人行动不便,新建的公寓无障碍,另附加一些服务老人的硬件设施,如电子信号器或电视监控器等,如需要护理则可预订上门护理服务。

经验表明,监护式公寓和养老院结合后,它受欢迎的程度更高,推广也更快。老人们不仅所得到的服务项目大量增多,而且一旦卧床不起可直接进入邻近的养老院。最具有代表性的是2008年开业的蕾娜范生活服务中心“柏林布赫”。其服务内容有护理式托老公寓?养老院 ,日间照料中心,短期托老所,老年痴呆症护理中心及医务精心护理中心。

由于人口老化和出生率降低的原因,据预测从2012年至2020年德国共需外加22万护理人员。目前在护理行业工作人员约97万人,专业人才极为缺乏的情形已有多年。针对广泛的服务项目如老年护理、痴呆症护理、医务精心护理等,通过举办专业讲座,和保险公司或医院进行交流,对护理人员不断培训和再培训非常必要。

谁有北外的简介(含)?可以告诉我吗?急急急。。。。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主页:?中文名:?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文名:?Beijing?Foreign?Studies?University

简称:?北外(BFSU)

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创办时间:?1941年6月

类别:?教育部直属“211工程”大学

学校类型:?语言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

现任校长:?陈雨露

知名校友:?李肇星,杨澜,吴建民等

所属地区:?中国北京

主要院系:?英语学院,俄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外交学院,日语系,法语系

硕士点:?15个

博士点:?10个

学校简介

北?

北京外国语大学

[1]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Foreign?Studies?University)是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

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总占地面积49.2万平方米,其中本部(东西两院)占地32.4万平方米;学校本部房屋建筑面积37.35万平方米。

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英语学院、专用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亚非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学院;7个直属系部:德语系、法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计算机中心、体育教研部;40个研究中心(所):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另有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学校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和《国际论坛》三种全国核心刊物,此外还出版《英语学习》、《俄语学习》、《德语学习》、《法语学习》等刊物。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外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开设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葡萄牙语、柬埔寨语、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泰国语、印尼语、马来语、僧伽罗语、土耳其语、朝鲜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阿尔巴尼亚语、芬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菲律宾语、斯洛文尼亚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爱尔兰语和马耳他语等共计49种外国语课程,其中17种语言是国家唯一学科点。

学校开设专业62个,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49国语言,10个二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翻译(口译和笔译)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西班牙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风光(20张)

2007年,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北外有10个项目入选:国际商学院“跨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试验区”被列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英语、德语两个一类特色专业点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欧洲语种群、亚非语种群四个二类特色专业点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院《国际经济法》课程被批准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西葡语系董燕生教授的《西班牙语口笔语实践(精读)》和网络学院顾曰国教授的《项目设计与论文写作——英语教育》被评为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校有教职工1413人,其中专任教师666人,教授、副教授329人,讲师261人,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260人。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0人。另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专家、教师159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0人;长期专家106人次,短期专家26人次,讲座专家27人,兼课教师4人(未计入总人数)。

2007年,学校毕业347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337人(博士生32人、硕士生305人),普通本科生1024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368人(本科54人、专科314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734人(本科1559人、专科175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8人。招生349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491人(博士生64人、硕士生427人),普通本科生1176人(保送生214人,非通用语种299人,统招生663人,统招生占了本科招生总数的57%),成人教育本专科生200人(本科130人、专科70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624人(本科1334人、专科290人)。学校在校生总数8598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1221人(博士生195人、硕士生1026人),普通本科生4465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1310人(本科583人、专科727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602人(本科1314人、专科288人)。留学生毕业106人(本科103人,硕士3人),招生1682人,在校2396人(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长期留学生1759人,短期学生637人)。

2007年,学校普通本科一次性就业率为96.78%,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8.5%。从1941年到2007年该校共培养了71942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延安)248人,时期(华北地区)179人,留苏预备部(1950-1963年)11245人,博、硕、本、专科30025人,成教(1986年始)5526人,网络学院(2003年始)4706人,留学生(1953年始)20013人。

学校与世界上65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20所大学和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近三年来,接待来访团近700个,其中包括8个政府元首级代表团。学校共承办了15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亚、欧、美12个国家。它们是:德国纽伦堡孔子学院、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列日孔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孔子学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学孔子学院、美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德国慕尼黑孔子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孔子汉语学院和韩国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孔子学院等。

全校图书馆馆舍包括图书馆本部、中文分馆、法律分馆、高翻学院分馆、香山书库及院系资料室共计1144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席,自习座位(食堂座位)1384席。全校文献总量约108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8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150余种,各种音像资料10,000多件,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近27,000种,中外文数据库34个,自建特色数据库4个,形成了以语言、文学、文化为主要资料的馆藏特色。近年来,随着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法律、外交、经济、新闻和管理等方面的文献逐渐形成藏书体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仅以外交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参赞的近1000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该校在《2007中国大学评价》编制的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排名中名列第七十四。

编辑本段

历史沿革

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在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基础上创办的延安外国语学校。她是中国***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而成立的,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和、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具体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她一直是我国培养外语人才,特别是培养外事翻译的主要基地。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陈毅、、、廖承志等党和国家***都曾对学校的发展极为关心并加以具体指导。1980年前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80年后归国家教育部领导,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对传统的外语办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和探索,逐步由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的外国语学院向多语种、多学科、多层次的外国语大学发展。

校史大事年鉴:

1942年6月?军事学院俄文科调整为俄文学校。?

北京外国语大学

1944年6月?增设英文系,俄文学校改名为延安外国语学校。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分批离开延安,前往东北、华北解放区。

1946年1月?到达张家口的部分延安外国语学校师生,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内成立外语系。

1946年6月?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的外语干部训练班师生转入华北联合大学,与华北联大的外语系一起成立外国语学院,设英语、俄语两个系。

1946年12月?因战争学校转移至冀中束鹿县路过村。

1948年5月?学校迁至河北省正定县。

1948年6月?以华北联合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的师生为基础成立外事学校,校址在冀中获鹿县南海山村。

1948年8月?晋察冀的华北联合大学与晋冀鲁豫的北方大学合并,改名华北大学。联大的外国语学院与北方大学的外文班,也合并为华大二部外语系。

1949年1月?北平解放。

1949年2月?外事学校进城。

1949年4月?华北大学二部进城。

1949年6月?华北大学二部外语系与外事学校合并,学校改名为外国语学校。

1949年10月?成立北京俄文专修学校。

1950年3月?外国语学校增设德文组和法文组。

1951年2月?外国语学校俄文部并入北京俄文专修学校。

1952年3月?北京俄文专修学校内成立留苏预备部。

1953年2月?外国语学校成立西班牙文组,与德法文组合为德西法文系。

1954年8月?外国语学校经高教部呈请批准,改称北京外国语学院。

1955年6月?经高教部呈请批准,北京俄文专修学校改为北京俄语学院。

1955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俄文系并入北京俄语学院。

1956年8月?北京大学波兰语、捷克语班调整到北京俄语学院,成立波捷语系。

1956年9月?根据中罗文化协定,北京外国语学院增设罗马尼亚语专业。

1959年2月?根据中央决定,北京外国语学院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设有六个系八个专业(英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和一个留苏预备部。

1959年9月?成立附属中学。

1960年9月?留苏预备部撤消,成立外国留学生办公室。

1961年12月?筹建亚非语系。

1962年8月?正式成立亚非语系。外交学院阿拉伯语、日语、印尼语、德语专业分别并入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和德语系。不久,德语系与东欧语系合并。

1963年9月?附属中学扩展成为包括中学部(高中、初中)和小学部(小学三年级以上)的附属外国语学校。

1964年9月?学校发展为全国语种最多的高等外语专业学院,设有六个系(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亚非语、东欧语),27个语种[英、俄、德、法、西、瑞典、葡、意、日、阿(拉伯)、越、老、柬、泰、印尼、马来、缅甸、僧加罗、豪萨、斯瓦希里、波、捷、罗、匈、保、阿(尔巴尼亚)、塞-克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1966年6月?开始,被迫停课,停止招生。

1970年4月?迁校至湖北沙洋,办“五七干校”。

1971年8月?恢复招生。

1971年10月?第一批学员800人入学。

1972年8月?全校迁回北京。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

1977年7月?恢复经过考试的统一招生。

1977年10月?经过考试招收的第一批新生256人入学。

1979年2月?国家把联合国总部要求培训翻译人员的任务交给我院,在英语系下成立“联合国译员训练班”。

1979年8月?建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0年2月?建立“外语教学资料中心”。

1981年2月?原有六个系扩展为九个系,日语、阿拉伯语专业脱离亚非语系,独立建系。一度并入东欧语系的德语专业,又独立建系。

1981年12月?正式建立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部。

1983年6月?开办夜大学,学制三年,设有英、俄、德、法、西、日、阿(拉伯)等语种。

1983年9月?受中宣部和教育部委托,开办“国际文化交流班”。

1984年3月?成立“外国语言研究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

1984年9月?建立“土尔其语”专业,至此全院共设有28个语种。

1984年9月?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部与直属中国语文教研室合并为汉语部。

1984年9月?联合国译员训练班独立建制,改为联合国译员培训部。

1984年9月?成立北京外语音像教材出版社。

1984年10月?开办函授部,计有英、俄、德、法、日、阿(拉伯)等语种

1985年9月?建立“日本学研究中心”和“出国人员培训部”。

1985年10月?由于英语系负担的任务过重,成立英语二系。

1985年?增设对外汉语和图书馆信息管理这两个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

编辑本段

科学研究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1995年我校申请进入“211工程”,同年6月接受教育部部门预审。1998年12月完成《北京外国语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提出“九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德语语言文学学科、俄语语言文学学科、校园计算机网络(1、2期)、教育技术中心建设、国际交流学院楼。计划“九五”期间(1998-2000)投入建设经费8,466万元,其中用于学科建设1,306万元,占总投入经费的15.4%;用于教学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945万元,占11.2%;用于基础设施建设6,215万元,占73.4%。同年,教育部批准我校为自筹经费进入“211工程”建设院校。

学科建设与发展

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49国语言,10个二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翻译(口译和笔译)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重点学科点(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2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点(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1个全国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在岗博士生指导教师60位,在校博士研究生168名,硕士研究生912名,博士研究生年招生规模为55名,硕士研究生380名。为全校研究生开设一级学科课程3门《世界文学》和《普通语言学》、《国际政治》。专业必修课400余门,专业选修课400余门。

国家重点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日语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外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外国语言文学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编辑本段

学校领导

现任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杨学义?校长:?陈雨露

党委副书记:曹文泽、姜绪范、文君?副校长:钟美荪、金莉、彭龙

历任学校领导

常乾坤(1941年月—1941年12月)

卢竞如(1941年12月—1942年5月)

曾涌泉(1942年5月—1945年6月)

(1945年6月—1946年6月)

浦化人(1946年6月—1950年3月)

刘仲容(1950年3月—1959年2月)

师哲(1949年10月—1954年6月)

张锡俦(1954年6月—1966年5月)

廖承志(1973年2月—1980年)

刘柯(1981年2月—1984年4月)

王福祥(1984年4月—1997年2月)

陈乃芳(1997年2月—2005年6月)

郝平(2005年6组织机构

院系设置

英语学院、专用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亚非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管理机构

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组织部、统战部、宣传部、校工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处、学生处、武装部、团委、离退休人员工作处、保卫处、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处、人事处、外事处、档案馆、财务处、审计处、资产处、基建处、家委会、后勤管理处

编辑本段

专业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已形成了以文学和语言学为主导、辅以经贸、新闻、外交、法律的学科格局。其中文学和语言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两大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开设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葡萄牙语、柬埔寨语、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泰国语、印尼语、马来语、僧伽罗语、土耳其语、朝鲜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阿尔巴尼亚语、芬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菲律宾语、斯洛文尼亚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爱尔兰语和马耳他语等共计49种外国语课程,其中15种语言是国家唯一学科点。?校园活动剪影(11张)

学校开设专业62个,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49国语言,10个二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翻译(口译和笔译)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可以培养从学士、硕士、博士直至博士后、联合国译员的各类高级外语人才。

阿根廷的球星有哪些

卡维纳吉

英文名:Fernando Cavenaghi

国籍:阿根廷

生日:1983.09.21

身高:180cm

体重:77kg

位置:前锋

效力俱乐部:波尔多

曾效力俱乐部:河床 莫斯科斯巴达

荣誉:

卡维纳吉射门技术全面、左右开弓,能灵活的选择射门脚法。尽管在真正的运动战中只进了一个球,但其实那个进球正体现了他射术精湛,以及能根据场上形式灵活选择射门方式。那个球是在他已经倒地,并且侧身面向足球的情况下,用左脚的外脚背把球挑进的,难度很大,并不是随便哪个前锋都能进的。在和美国队的这场比赛,他在下半场也有一次在禁区前沿的调门,本来他是想大力抽射的,但看到美国的门将似乎要往前移,于是就用右脚的脚背轻轻一挑,球划出一条弧线直奔死角,幸亏美国守门员第二反映很快。这两次射门,很容易让人想到劳尔,劳尔射门的最大优点就是很聪明,经常射出一些很绝妙并让守门员无可奈何的球。卡维纳吉能象劳尔那样聪明的处理球,这又是让人觉得惊喜的地方。相比于巴蒂有点“蛮横无理”的大力射门,卡维纳吉的巧射可能更有威胁。

他具有较强的摆脱能力和制造战机的能力。这正是为什么人家都说卡维纳吉是巴蒂和克雷斯波结合体的原因之一。卡维纳吉不愧为是MADE IN RIVERPLATE,脚下技术很扎实,秉承了河床前锋控球基本功好的一贯特点。尽管似乎强突的能力不是很强,但别忘了他是个中锋,哪有中锋带球满场飞奔的道理,这任务应该交给特维斯。尽管由于站位靠后,以及对手紧逼,在禁区内的拿球机会并不多,但只要队友能把球送到他脚下,就算是背身拿球,卡维纳吉也总能用合理的方式来处理。或者是控球拉开空档后给队友做球,或者摆脱对方的防守,自己射门。其实相比于其他的队友(尤其是其他的前锋),他的综合实力似乎是高出了一筹。

卡维纳吉心理素质很好,这对于一个射手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三次在最后一刻绝杀对手,这证明了卡维纳吉的心理素质是过硬的。而且在场上局势很紧张的时候,他却保持稳定的心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直以来我看到克雷斯波那张郁闷的脸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作为一个中锋,心理的问题使他很难正的接过巴蒂的枪。对于一个中锋来说,可能一场比赛就那么一次机会。这样的机会对一个前锋来说,以其是说考验射术,倒不如说是考验心理。巅峰时期的巴蒂,面对机会时,非常的自信。记得在95年美洲杯时,对巴西的比赛上,巴蒂获得了一次单刀(但角度很小),但巴蒂信心十足就是打近角,完全不顾塔法雷尔早有准备(之前巴尔博已经用同样的方式进了一个球)。这样的射手才让人放心。而克雷斯波射门时总给人自信心不足的表现,所以在关键时候他很难抓住机会(这已经有很多例子了)。值得庆幸的是卡维纳吉也有很好的心理素质,这对他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射手来说比赛不是八十九分钟,而是九十分钟。就算是你在前八十九分钟的比赛糟糕透顶,但你仍然要振作精神面对这最后一分钟,因为只要你在这一分钟抓住机会,那你就是一个称职的射手。

关于环保的歌曲,中外皆可(最好国外),急用,最好附介绍,多多益善,好的有追加得分.

This is where I belong <<spirit>>

词不错;

I'll always return,同上;

Hey you Madonna;

down as she goes;

Tell me why

是英国的一位小歌手,他的首张专辑在英国畅销,英国小歌手Declan曾演唱过Walking In The Air收录在一张圣诞合辑Christmas Hits里 , 这首歌也有许多童声演唱过 , 但Declan演唱起来格外的高亢动人.

他的《Carrickfergus》,刚开始凯尔特音乐的旋律很吸引人,再听一下Declan的声音,不可想像一个童声居然能唱出如此高亢又甜美的声音,都感觉有点天簌之声的味了!

Declan Galbraith是居住在英国肯特郡的爱尔兰男孩。 在许多方面他是一个正常的 10 岁的男孩。 他喜欢电脑游戏,游泳和足球。他和他的父母和六岁姊妹居住。 他的堂兄弟姊妹Joe是他最好的朋友。 但是 Declan 不只是一个普通的10岁男孩。

Declan Galbraith小的时候,是和他的祖父班度过。 班是音乐家。 他和爱尔兰的民谣乐团演奏传统的爱尔兰音乐。 他们到处在酒吧和俱乐部等地方演唱。Declan 与他的祖父乐团搭配并学习演唱。在他的祖父死之后,他继承了祖父的演唱事业。

Declan Galbraith,这个眼神清明的十二岁男孩的嗓音有一种让人落泪的力量,即使是圣诞的圣咏,在他的演绎下也渗透了人间悲苦;

Do you know it's Christmas?

世上还有许多孩子没法过温暖的圣诞节,集八十年代英国最当时最红的

的歌手和乐队,非州难民唱的慈善单曲,在英国流行音乐史上极具历史

性纪念意义;

Live for love united

LIVE FOR LOVE UNITED是齐达内,吉格斯,卡洛斯,亨利这些球星为爱滋病唱的。这是法国著名音乐人Pascal Obispo为宣扬对抗爱滋病创作的励志歌曲 "Live For Love United",适逢2002世界杯盛事即将举行,希望藉着世界杯宣扬世界关注爱滋病患者。)

这是当时的介绍:“12月1日是世界爱滋病日,以法国球星齐达内为首的众多国际足球巨星,包括巴西球星罗伯特·卡洛斯,罗那尔迪尼奥,法国的亨利等以及著名球星演唱的“(Live For) Love United”,让我们一同感受一下这激昂的旋律和感人的力量,为全球患者真诚祝福! ... ;

Heal the world

1991年创作,Heal The World 是为了配合杰克逊自己的同名慈善组织所作 ,Heal the world是一首呼唤世界和平的歌曲,十分优秀,歌词倡导人们保护和珍惜我们的环境,让战争远离,世界和平,我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地方,那就是爱,让我们营造一个没有战争、没有荒地,生机勃勃,到处充满了温暖和关怀的世界,让孩子们可以自由的欢笑,让世界充满爱。

这是一首关于儿童、地球、爱心的优秀作品,词曲都是由迈克尔·杰克逊一手包办的。歌曲一开头,便是孩子们的嬉笑声、哭声……这也许是让我们从歌曲中体会到童真的可贵和重要性。迈克尔·杰克逊唱出了发自内心的心声。若你用心去聆听,就能体会歌曲当中流露出的情感。迈克尔·杰克逊的唱腔有点像女声,但这正是他唱功的独到之处。他的声音似乎来自另一空间,纯洁而又充满童真。正是这样,他用这纯洁的歌声洗净了每颗心,挖掘了人心的善良。听了“Heal the world”之后,也许你会感到周围是充满爱心的,感到改善这个世界的任务是重大的。我想只有世界没有了战争,儿童才是幸福的,地球才是美丽的。

这首歌可以算是一首老歌,但给人的感觉很多,给人们留下的思考也很多…… ;

earth song

巴西亚马逊热带雨林(我们在音乐录影中看到那片雨林已经不复存在,它在音乐录影拍摄周内就被完全伐光,片中人物即是当地原住民,而非专业演员)

克罗地亚(战争场面)

坦桑尼亚(片段中的土著是马萨伊人——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游牧狩猎民族——,在音乐录影拍摄期间,并没有任何野生动物遭到屠戮,所有那些残忍的镜头均取自影音档案)

美国纽约(Michael Jackson漫步的场景布置于纽约沃里克户外一块6英亩的玉米地上,在拍摄的当周,长岛和新泽西有数千亩的森林被纵火焚毁)

简评: "Earth Song" 被许多人认为是Michael Jackson 拍摄过的最棒的音乐录影。Michael

Jackson在片中扮演一个失落的救世主形象,他为被人为破坏的环境、被无辜屠戮的野生动物和被战火摧残的世界而悲泣,该片最具震撼性和戏剧性的场面出现在末尾:各地心受创伤的人们与Michael

Jackson一道,在焦土上以一种古老而奇特仪式呼唤神力。大地之母最终响应。在狂风怒号、闪电雷鸣中,在Michael

Jackson近乎绝望的嘶喊中,死者复活,万物重生……音乐录影以倒放镜头的拍摄制作手法,在荧幕上完成了一个现实中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梦境。这部天真而煽情的短片引起了世人的共鸣,然而这个已经充满危机的世界的真正得救之道,还在于人类自身的觉醒、即刻的行动和不懈的努力;

we are the world

美国黑人歌手哈利·贝拉方提(Harry Belafonte)提出建议,昆西·琼斯(Quincy Jones)担任制作人,45位当红歌星鼎力支持,1985年2月28日,在洛杉矶灌录了“We are the world”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We are the world”的成功,要归功于迈克尔·杰克逊和莱昂纳尔·里奇。词和曲由他们两人共同谱写,费了四天的时间写曲,里奇先完成一部分,杰克逊看到后灵感大发,一夜之间就把全曲写好。之后他们又花了两个半小时作词,为了普遍推广此曲,歌词也力求简单。

“We are the world”一经推出,受到的欢迎难以想象,短短数周便卖出800万张,风靡全球。在这首歌的带动下,为非洲募集到捐款亿美元。

之后,英国的鲍伯·盖朵夫继续担任召集人,筹划英美两地歌星马拉松式的援非慈善演唱会,演唱会定名为“Live Aid”。1985年7月13日,这场名为“拯救生命”的大型摇滚乐演唱会在英国伦敦和美国费城同时举行。13日中午,演唱会先在英国伦敦威姆布莱体育场开幕,72000人出席了开幕式。两小时后,美国费城约翰·肯尼迪体育场的音乐会也宣布开始,共有9万人观看了演出。

演出一直持续了16个小时,并通过全球通信卫星网络向160多个国家播出了实况,总共吸引了近15亿的电视观众。全世界100多位著名摇滚乐歌星参加了这次义演,他们之中有鲍博·迪伦、保尔·麦卡特尼、布鲁斯·斯普林斯廷、蒂娜·特纳、艾尔顿·约翰、 迈克·杰克逊……

这一天,整个世界都洋溢着无私的感情。

鲍勃·盖朵夫无限感慨地说:“这不是一次流行音乐会,也不是一次电视演出,而是对人的拯救。”他的诚心感动了其他的歌星,要知道,想把那些狂放不羁、我行我素的歌星们组织到一起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盖朵夫后来回忆说:“义演前的好几个晚上,我在床上辗转反侧,不能入睡。极度的担心和各种古怪的念头折磨着我,使我痛苦万分,浑身浸透了冷汗。我们没有同任何一位歌星签订合同,我们有的只是他们答应来的允诺。”

但是,那些被人们普遍认为颓废、放荡、荒唐的摇滚歌星们都来了,他们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完成了这一历史的壮举。在演唱会上,摇滚歌星们最后齐声高唱起音乐会的主题歌“We are the world”,以表示他们共同的心愿:“伸出救援之手,拯救生命。”

Stand together:外国人自己唱得小歌,很有寓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