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赛事赛况

尼姆vs南特历史比分预测-尼姆VS南特历史

法国所有地名及介绍

尼姆vs南特历史比分预测-尼姆VS南特历史

(1)首都巴黎:法国首都,有埃非尔铁塔的美景!

布洛涅(Boulogne)

法国北部港口,位于英吉利海峡右侧,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以意大利的博诺尼亚城(Bononia)(今博洛尼亚)的名称命名。

德奥维尔(Deauville)

法国北部卡尔瓦多斯省的一个游览胜地,名称很可能由拉丁语的de(属于……)加上德语的auwa(潮湿的平原)以及拉丁语的villa(村庄)组合而成,意为“潮湿的平原上的村庄”。

(23)迪埃普(Dieppe)

法国北部临英吉利海峡的一个港口和游览胜地的名称,此名称与佛兰芒语的dieb(深的)一词有关,系指该城所处的阿尔克河河口。

(24)迪纳尔(Dinard)

法国布列塔尼半岛北部的游览胜地,临英吉利海峡,该名由凯尔特语的din(山)和大概是布列塔尼语的arzh(熊)组合而成,为“熊山”的意思。

(25)第戎(Dijon)

法国中东部一城市,该名来自古罗马名第维奥杜努姆(Diviodunum),意为“第维奥的山”,名称的第二个部分dunumwei为凯尔特语。

(26)都兰(Touraine)

法国中西部历史上的一个省份,因在该地居住的都罗尼人(Turoni)而得名,都罗尼人是高卢人的一个部落,其名称很可能源于凯尔特语的tur(水),参看该省省会“图尔”条。

(27)杜埃(Douai)

法国东北部一城镇,位于里尔以南,名称的由来不甚明确,大概源于一高卢人名“杜斯”(Dous)。

(28)敦刻尔克(Dunkirk)

法国东北部海岸的港口,城名由佛兰芒语的duine(沙丘)和kerk(教堂)组成,意即“沙丘上的教堂”,该城是在公元7世纪时建于此地的圣埃卢瓦教堂周围发展起来的。

(29)多尔多涅(Dordogne)

法国中南部的一个省和一条河的名称,此名可能源于凯尔特语的dour,意为“河流”。

(30)多芬(Dauphine)

法国东南部历史上的一省,1349年,此地割让给了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其时这块领地成了王太子以及王位继承人,并拥有以“多芬”为其头衔的查理.瓦罗亚(即后来的国王查理五世)的法定财产(封地),故得此名,头衔名“多芬”源于瓦罗亚封地贵族的姓氏“多芬”(Dauphinus),意为“海豚”,这是由于该贵族家族成员的头盔上有海豚状的顶饰。

(31)法兰西岛(Ile de France)

法国北部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以巴黎为中心,该名称为法语,意为“法兰西的岛”,可能因为有许多重要的河流(如马恩河、塞纳河以及瓦兹河等)流经此地,或是因为此地是古代法国国王统治全国的行政中心而得此名称。

(32)凡尔登(Verdun)

法国动部默兹河畔的一个城市,位于梅斯之西,其名称源于凯尔特语的dun(山或堡),但其前半部分含义不明,城名含义大概是“默兹河上的防护坝”或类似的意思。

(33)凡尔赛(Versailles)

法国巴黎西南部的一个城镇,为著名的凡尔赛宫所在地,名称系由拉丁语的versus(斜坡)加后缀alia组合而成。

(34)菲尼斯泰尔(Finistere)

法国布列塔尼半岛西部一省,该省名源于古法语,意为“大地的尽头”(拉丁语是finis terrae),即“海角”之意,它与菲尼斯特雷角(Cape Finis terre)以及英国康沃尔半岛的地角(Land End)同义。

(35)枫丹白露(Fontainbleau)

法国中北部城市,位于巴黎东南,其名原为Fons Bleaudi,第一个词是拉丁文“泉水”,第二个词源于印欧语的bla(喷出、喷水),因此整个名称就是“喷泉”的意思,该城因998年法王路易在这里建起的宫殿而著名,现城就是以那些宫殿为中心发展起来的。

(36)弗朗什—孔泰(Franche-te)

法国历史上的一省,与瑞士接壤,为法语名,意为“自由之乡”,9世纪时的法王路易一世的儿子罗退尔皇帝曾授此地以特权。

(37)孚日(Vosges)

法国东部一条山脉和一个省的名称,源于凯尔特语的vos(山峰)。

(38)格勒诺布尔(Grenoble)

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城市,原拉丁语名格拉先波利斯(Gratianpolis),意为“格勒先之城”(格拉先Gratian为古罗马皇帝,他在公元4世纪创建了此城),现名就是由原拉丁名来的。

(39)圭延(Guyenne)

法国西南部历史上的一省,该名原为拉丁语阿圭坦尼亚(Aquitania)的讹误,法语名为Aquitaine,12世纪时,此省曾是包括阿圭塔尼亚和加斯科涅两地的公爵领地(该名也被拼为Guienne)。

(40)纪龙德(吉伦特)(Gironde)

法国西南部的一省,加龙河和多尔多涅河在此河口湾汇合,“纪龙德”(Gironde)为“加龙”(Garonne)的异体,并与之同源。

(41)加来(Calais)

法国东北部濒临多佛尔海峡的一个港口城市,以今比利时地区曾居住过的一个高卢人部落加利蒂(Caleti)命名,该部落名为“滨海居民”,系源自高卢语的一个意为“海峡”的词“cul”。

(42)加龙河(River Garonne)

位于法国西南部,该名可能由前印欧语的karr(岩石、石头)与高卢语的onne(河)两词组合而成,纪龙德省省名(Gironde)就是由加龙河河名(Garonne)来的。

(43)加斯科涅(Gascony)

法国西南部历史上的一省,拉丁语名称为瓦斯科尼亚(Vasconia),它源于当地民族名Vascs(或Basques)(即巴斯克人),公元6世纪巴斯克人被西哥特人赶出南比利牛斯山。

(44)戛纳(Cannes)

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和游览胜地,该名很可能源自拉丁语的canna(芦苇)(Cannes为法语Canne的复数形式),也可能源自前印欧语的can(高地),因为戛纳老城座落在低矮的山丘脚下。

(45)卡昂(Caen)

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一城市,城名由高卢语的catu(战斗)和magos(场地)两词组合而成,即“战场”的意思。

(46)卡尔瓦多斯( Calvados)

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北部一省,18世纪末,因此海岸附近的暗礁而的名,暗礁名则由拉丁语的calvus(光秃秃的)和dossum(背脊,法语为dos)两词组合而成,所指的是暗礁的形状。

(47)坎佩尔(Quimper)

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上的一个城市,位于布列斯特东南,城名源于布列塔尼语cenbera(汇合点),该城位于奥斯特河和斯泰尔河的汇合处。

(48)科多尔(Cote d‘Or)

法国中部勃艮地地区的高原,为法语名,意为“金色的斜坡”,因该地区盛产葡萄而得名。

(49)科特达尔冈特(Cote d‘Argent)

法国西南部的一段海岸,在比亚里茨和阿杜尔河河口之间,为法语名,意为“银色的海岸”,因在阳光照耀下,沙滩和海水闪闪发光而得名。

(50)科特祖达尔(Cote d‘Azur)

法国南部临地中海的一段海岸,由意大利边界往西至马赛,意为“蔚蓝色的海岸”,因在阳光照耀下海洋、天空呈蔚蓝色而得名,又称(法国的)里维埃拉。

(51)科特代默罗德(Cote d‘Emeraude)

法国布列塔尼北部的一段海岸,由迪纳尔至圣马洛,法语名意为“绿色的海岸”,由绿色的海水而得名。

(52)科特德尼茨(Cote de Nuits)

法国科多尔省的北部地区,此地名由法语的cote(山、坡)和城名尼茨圣乔治(Nuits-St-Gee)两部分组成,城名的第一部分Nuits的来源不明,它不是来自法语的nuit(黑夜),有可能来自拉丁语的nauda(沼泽地)。

(53)科特韦梅勒(Cote Vermeille)

法国南部与西班牙为邻的一段海岸,其名 为法语,意为“朱红色的海岸”,因鲜艳的红色岩石和土壤而得名。

(54)科西嘉(Corsica)

地中海一岛屿,位于撒丁岛的北边,该名确切的起源尚未查明,可能源自腓尼基语的horsi一词,意为“树木繁茂的地方”,(腓尼基人曾用科西嘉岛上的松木造船),也有可能来自其古希腊名基尔诺斯(Kyrnos),而这个名字则源自腓尼基语的keren(角、岬、岩石),还有可能得名于曾在此定居的科西部落(Corsi)。

(55)克莱蒙费朗(Clermont-Ferrand)

法国中部一城市,在奥弗涅地区,古罗马时代称奥古斯塔纳默顿(Augustus Nemetun),由古罗马皇帝的称号奥古斯都(Augustus)和当地高卢人的一个部落名称组合而成,该部落名源自高卢语的nemeton(教堂),公元3-4世纪又依据高卢人的阿尔费尼部落(Arvergne)的名称改为阿尔费尼,并成为该地区的首府,最后到中世纪又改称克莱蒙(Clemont,法语为Clairmont,意即“明亮的山”),这是一个常见的法语地名,此名 又连结了费朗(Ferrand),它是附近一个城堡统治者的名字。

(56)兰斯(Rheims)

法国东北部城市,位于巴黎东北,因高卢人中的兰米部落(Remi)而得名,恺撒在B.C51年曾经提及该部落,此城当初为其首府,该部落名称很可能是“统治者”的意思,B.C前1世纪,此地等有个罗马名称杜罗科托鲁姆(Durocortorum),它源于高卢语词durum(要塞)。

(57)朗德(Landes)

法国西南部一地区,与比斯开湾平行延伸,这是法语地名,意为“石楠丛生的荒地”、“荒芜的沙地”,它来自高卢语的landa一词,英语的land(土地)与之有关,该地区大部分为沼泽地和沙丘。

(58)朗格多克(Languedoc)

法国南部一地区和历史上一省份的名称,此名产生于13世纪末,其起源是法语的Langue d‘oc,意为“oc语” (奥克语),“oc”是法国南方法语用词,表示“是”,在北方是oil(后来则成为oui)。

(59)勒阿弗尔(Le Havre)

法国北部一港口城市,位于塞纳河河口,1517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创建此城,当时取名为勒阿弗尔.德.格拉斯(Le Havre de Grace),其中“勒阿弗尔”是港口的意思,整个城市为“仁慈的港”,这是因为该城座落处的渔村建有供奉“仁慈”圣母玛利亚的一个小教堂。

(60)勒芒(Le Mans)

法国中部西北一城市,位于巴黎西南,公元前2世纪时的古罗马名是温迪农(Vindinon),它来自高卢语的vindo(白色的),公元4世纪又取名塞诺芒尼(Cenomanni),这本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大约是“乡下人”的意思,该地曾是这个部落的首府,后来,城名缩为Celmans,其中第一音节被误写为法语的定冠词“le”,从而形成现名(参看“缅因”条以及“克雷莫纳”条)。

(61)里昂(Lyons)

法国第三大城市,位于法国中部地区的东南,罗纳河河畔,其罗马名是Lugdunum,可能起源于高卢语的dun一词(堡垒),其前半部分源于高卢语的lugus(小的),或源于异教徒凯尔特人的神名Lug(卢格),此城名也可能源于凯尔特语的lucodunos,意为“明亮的山”,此城建于公元前43年。

(62)里尔(Lille)

法国东北部城市,城名起源于古法语词I‘isle(岛),此城原是作为要塞建成的,周围尽是沼泽。

(63)利摩日(Limoges)

法国中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克莱费朗以西,因高卢人的莱摩维斯部落(Lemovices)而得名,(地名Limousin利穆赞也派生于该部落名),该部落名称大概是“榆树林居民”之意,该城曾名奥古斯都里通(Augustoritum),这是由古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的名字与高卢语词rito(涉场)组合而来的。

(64)利翁湾(Gulf of Lions)

地中海一海湾,西起法国、西班牙边界,东至土伦,此名称与城名Lyons(里昂)无关,而与lions(狮子)有关,这是由于沿岸建有狮子雕像,更有可能的是由于凛冽的北风刮起时大海就象式狮子那样咆哮起来。

(66)卢瓦尔河(River Loire)

法国最长的河流,由法国中部流向西北,注入比斯开湾,其古罗马原名是Liger,系源于印欧语词lig(流动)。

(67)鲁昂(Rouen)

法国北部城市,位于巴黎西北,其古罗马名称是Rotomagus,很可能来自高卢一部落名或人名,也可能由高卢语的(城)和magos(田地)两词组合而成。

(68)罗纳河(River Rhone)

西欧一河流,发源于瑞士,经日内瓦流入法国,而后南流,注入地中海,该河名的拉丁语形式是Rhodanus,可能源于印欧语词erer(流动),也可能源于凯尔特语词的rho(水流迅速),这是与其主要支流、水流缓慢的索恩河相对而言的,该河名也可能源于印欧语以前的一种语言。

(71)马赛(Marseilles)

法国第二大城市,南海岸的一个港口,已知的此城名的最早形式是Massalia(拉丁语为Massilia),此城也许是腓尼基人于B.C1000年左右创建并以一个名为马西利(Massili)的部落名称命名的,但该部落的名称来源不清楚,不排除此城是在公元前600年由希腊人创建的可能性。

(72)缅因(曼恩)(Maine)

法国西北部历史上的一个省,在诺曼底以南,古名是塞诺曼尼亚(Cenomania),来自凯尔特语词cenn(山),部落名塞诺曼尼(Cenomanni)(山里人)是由它来的,而缅因这个名称则是由其后半部分演变而来的。

(73)芒通(Menton)

法国东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港口城市和游览胜地,此名也许源于一古罗马人名芒托(Mento),或者更有可能源于凯尔特语的men(岩石),它与法语词的menton(即“下颚”)一词有关。

(74)梅斯(Metz)

法国东部洛林地区一城市,位于卢森堡以南,其高卢语名的罗马转写是Divodurum(迪沃杜伦),来自高卢语的diudur(两条河),后来的拉丁语名称是梅迪奥马特里库姆(Mediomatricum),意即“在马特里西(高卢部落名称)的中部”,其后又演变为Mettis,最终演变成现在的形式Metz。

(75)蒙皮利埃(Montpellier)

法国南部朗格多克地区的主要城市,在马赛的西北,公元975年,该城市的拉丁语名称是蒙斯皮斯特拉里(Mons Pestellarius),意为“大青山”,很可能因此地出产大青染料而得名,最后此名简化为蒙皮利埃(Montpellier)。

(78)南特(Nantes)

法国西部一城市,位于卢瓦尔河河畔,取名于高卢人的南内提部落,此城曾是该部落的首府。

(79)尼姆(Nlmes)

法国南部一城市,位于马赛西北,其古罗马名为“尼毛苏斯”(Nemausus),系由高卢语的nem(神殿)与拉丁语后缀-ausum组合而成。

(80)尼斯(Nice)

法国南部的海港与及游览胜地,濒临地中海,曾为古希腊殖民地,当时称Nikaea(拉丁语拼写为Nicaea),公元前3世纪,来自马西利亚(马赛)的希腊殖民为了纪念他们征服利古里亚人的胜利,将此城奉献给古希腊胜利女神尼斯(Nice),故有此名。

法国介绍:地理位置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的西部,海岸线长约 两千七百公里,是西欧最大的国家。

法国西北隔海( 英吉利海峡) 与英国相望。

法乙(法国足球甲级联赛)

法国足球甲级联赛,又称为“Ligue1”,是法国最高水平的职业足球联赛。该联赛成立于1932年,目前由20支球队组成,每个赛季进行38轮比赛,其中排名前两名的球队可以晋级欧洲冠军联赛,排名第三和第四的球队可以晋级欧洲联赛。法国足球甲级联赛是欧洲五大联赛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足球联赛之一。

如何观看法国足球甲级联赛

观看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1.电视直播

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比赛可以通过电视直播观看。在法国,比赛可以通过Canal+和beINSports等电视频道观看。在其他国家,比赛可以通过ESPN、FoxSports和SkySports等电视频道观看。

2.在线直播

如果您没有电视,或者您在国外,您可以通过在线直播观看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比赛。有很多网站提供免费的在线直播,例如LiveSoccerTV、Stream2watch和SportRAR等。

3.移动应用程序

如果您在外出时无法观看比赛,您可以下载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官方移动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以在iOS和Android设备上下载,并且可以提供实时比分和赛程等信息。

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历史

法国足球甲级联赛成立于1932年,最初由20支球队组成。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法国足球甲级联赛逐渐发展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足球联赛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代初,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竞争力达到了顶峰,其中包括了一些世界级球星,例如托特纳姆热刺队的法国前锋克里斯汀·贝尔纳多、巴黎圣日耳曼队的里昂队的法国前锋贝特朗·拉齐、摩纳哥队的法国中场托马斯·莱马尔和马赛队的法国中场兹丹尼克·扎科拉。

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球队

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目前由20支球队组成,其中包括:

1.巴黎圣日耳曼队

2.里昂队

3.摩纳哥队

4.马赛队

5.里尔队

6.尼斯队

7.甘冈队

8.里昂队

9.昂热队

10.阿雅克肖队

11.卡昂队

12.第戎队

13.梅斯队

14.莫斯科队

15.南特队

16.尼姆队

17.里昂队

18.斯特拉斯堡队

19.圣埃蒂安队

20.图卢兹队

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冠军

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冠军有很多支球队获得过,其中最成功的球队是巴黎圣日耳曼队。以下是法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冠军名单:

1.巴黎圣日耳曼队:9次

2.马赛队:9次

3.圣埃蒂安队:10次

4.南特队:8次

5.里昂队:7次

6.摩纳哥队:7次

7.卡昂队:2次

8.昂热队:1次

9.图卢兹队:1次

法国历史

史前文明

从最早的人类史开始,每一阶段的法国在西方文明史上,都是响当当的角色。在多尔多涅(Dordogne)地区以及比利牛斯山区发现的史前洞穴壁画,可追溯到两万年前,是欧洲最丰富的史前文化。

罗马人

凯尔特人发展出强势的“铁文明”( lron Age Culture)后,罗马人为好勇斗狠的凯尔特人灌输了集体意识。罗马帝国在公元前125年至公元前21年时占领了法国靠地中海的区域,到了凯撒(Julius Caesar),才算真正征服了好战的凯尔特人。韦辛格托里克斯(Vercingetorix)领导凯尔特人英勇抵抗,但凯撒仍然在公元前52年于勃艮第的阿莱西亚( Alesia)获得最后胜利。韦辛格托里克斯虽败犹荣,成了民族英雄。随后的“罗马和平”(paxromana )为该地带来财富和繁荣。

法兰克人

公元四、五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败,罗马高卢人向弗郎奇亚(Francia)——法兰克国王投降。法兰克原本属日耳曼部落的一支,居住在罗马帝国外围,被罗马人称做“野蛮人”。他们在日益衰败的帝国中逐渐崛起。公元4世纪末和5世纪时,法兰克族的一支墨洛温人(Merovingians)占领了法国北部,起势力渐渐往南扩大。该族的统治者洛维(Clovis),选择巴黎为首都,并于公元496年改信天主教,借此向笃信天主教的南方拓展势力。

夏勒马涅大帝

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子夏勒马涅登基,创建加洛林王朝(Carolingian),统治的疆域包含了今天的法国和德国。公元800年,夏勒马涅接受罗马教皇加冕(是罗马统治者结束后首位荣膺教皇加冕者)。随着封建制度的分崩离析,又有外族的入侵,像意大利北边的萨拉森人(Saracens)、中欧的马格亚人(Magyars)、斯堪地那维亚的诺尔斯人(Norsemen,亦称维京人Vikings),使得加洛林王朝注定要短命。公元843年签定的凡尔登和约(Treaty of Verdun),将帝国分成三个部分:东法兰克的日耳曼王国、西法兰克王国——日后成为法国的历史核心,以及居中的洛赛瑞及亚(Lotharingia)。 公元987年,西弗郎奇亚(West Francia),后被人称做弗郎奇亚,落入于格卡佩(Hugues Capet)手中,建立了卡佩王朝(Capet Dynasty)。他的后裔一直统治着这个王朝到19世纪。

卡佩的势力范围非常小,其直接统辖的区域仅有环绕巴黎的法兰西岛,这小小的基地,岌岌可危地被全法国封建诸侯的领地和战争带包围着。诺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Duke of Normandy)原为诸侯之一,在1066年的一次成功入侵后成为英格兰国王。建立的英格兰帝国,其疆域从苏格兰边界的特威德河畔贝里克(Berwick-upon-Tweed ),到比利牛斯山。卡佩王朝靠着战争、外交、联姻结盟或干脆耍赖,抵抗了英格兰的势力和统治。

十字军

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法国加入十字军行列,抢救沦陷在异教徒手中的圣地。路易九世甚至因十字军而死。卡佩王朝在13世纪势力已达法国西南部,在教皇授权下,十字军征讨了所谓的异教派阿尔比派(Albigensian)。此时,法国国王统治势力首次从北贯穿至南部的地中海区。

随着卡佩王朝的君主势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动也日渐繁荣兴盛。资金相继投入大教堂的兴建,哥特式的教堂建筑成为全欧洲模仿的对象。城市里出现了大学。皮埃尔?阿伯拉尔(Pierre Abelard)和托马斯?阿奎诺斯(Thomas Aquinas)任教的巴黎大学,旋即赢得响亮的声誉。

百年战争

到了公元14世纪初,经济开始衰退,而1348年爆发的黑死病则引发了经济大崩溃。黑死病夺走了全法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某些地区甚至在几个世纪之后,才慢慢恢复到疫情未爆发之前的水准。瘟疫带给经济空前的打击。因劳动人口短缺,导致封建制度的衰落,领主被迫减轻农奴负担。在这重要的时刻,因为索讨法国领土不遂的英国,引发了“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War,1337—1453)。而一直要求自治的勃艮第竟与英国结盟。

法国在战争中老是很倒霉。例如415年著名的阿让库尔之役(Agincourt ),在强大的英国步兵攻势下,大小战役让法王们丢尽了老脸。到了15时机初期,法王简直毫无势力可言,国家面临四分五裂的局面。在圣女贞德的号召下,于1429年或1430年时,法王终于抵挡了英国的攻势。贞德虽牺牲于英国和勃艮第人之手,但法王查理七世将英国人赶回到英吉利海峡彼端,他和继任者也平了勃艮第,夜1477年将其纳入法国。接着普罗旺斯夜1480年加入;布列塔尼于1491年加入法国。

文艺复兴

1494年,法王查理十三入侵意大利半岛,引发了意大利战争,一直持续到1559年。虽在意大利土地上开战,但法国侵略的目的,却是为了夺取统治德国,及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神圣罗马皇帝”的名号。这场战争,或者可说是个僵局,为法国的经济和文化带来新局面。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和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为法王弗郎索瓦一世(Francois 1)工作。弗郎索瓦一世所推行的、雄伟华丽的宫廷文化的,对建筑的影响很大。其中最杰出的作品首推卢瓦尔谷地(Loire Valley),散布各处的眩目城堡从较新的尚博尔城堡(Chambord)、舍农索城堡(Chenonceau)到亚杰廉城堡( Azay-le-Rideau ),并对一些老城堡进行了扩建,如布卢瓦(Blois)。

宗教战争

文艺复兴同时也带来了宗教的改革。法国分裂成两派宗教势力,在公元1562年到1598年之间,新教徒(Protestants)和天主教徒之间的争战不下八次之多。这些战役相当激烈血腥,尤以1572年的圣巴多罗谬惨案(St.Bartholomew`s Eve Massacre)最为惨烈。在巴黎,约有2700人遭屠杀,这个数字比之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公元1792年到1794年)革命法庭所处决的人数还多。在法国其他城市,死难者超过二万人。直到亨利四世(Henry Ⅳ)——波旁(Bourbons)王朝的创始者,平了两教派许多战乱之后,以新教徒身份改信天主教,才将这场宗教战争画上句号。公元1598年颁布南特诏书(Edict of Nantes),两教派终于休战。

亨利四世除了有宽容的宗教胸襟,也相当注重战乱之后的社会福利。他的理想“每户佃农家锅里有鸡”令人永远深刻难忘,并为他赢得了“好国王亨利”(Good King Henry)称号。然而自17世纪20年代起,枢机主教黎塞留(Cardinal Minister Richelieu)和马萨林(Cardinal Minister Mazarin)相继掌权,为了打败哈布斯堡王朝,使法国变成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国家。如此一来带给法国社会相当大的压力:在630年到1648年之间,人民税赋较以往升高了三倍之多。穷人心生不满,贵族不快,加上宗教摩擦,终于引发了和叛乱。

太阳王

尽管危机四伏,中央集权的君主政治仍在661年打下了基础。路易十四获得了多数支持,并开始他个人的统治。 “太阳王”统治时期是法国最长的一段历史之一,这一时期毁誉参半。凡尔赛的豪华成了全欧洲羡慕的焦点。也是路易追逐欧洲霸权和建立殖民帝国,例如加拿大殖民地的基地。

本时期也是法国文化史上最富创意的时期。笛卡儿(Descartes)、高乃依(Corneille)、拉辛(Racine)和莫里哀(Moliere)等大师辈出,在法国国力达到全欧颠峰之时,文化也成就了灿烂丰富的“伟大时期”(Grand Siecle )。然而自17世纪80年代起,路易十四开始和英国及荷兰作战。1685年废除南特诏书,对新教徒进行镇压,更加重了社会问题。

启蒙运动

17世纪的文化成绩,重心在凡尔赛;18世纪的启蒙运动则加入了中产阶级,并融入了贸易和工业制造等活动。沙龙、咖啡馆、学院、小说、期刊、报纸、共济会(Masonic lodges)以及政治性社团等组织激增,发展出都市人文文化,并批判守旧顽固的贵族阶级。这项法国启蒙运动是国际性的,许多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哲学家加入,成为荣誉成员,美国的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和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也是其中的干将。相比之下,改朝换代的战争变成原始和残酷的举动。

启蒙运动鼓吹了自由和社会改革,这些都是君王们未曾尽力而为的。王室负债累累,虽然百年来经济一直相当繁荣兴盛。在外交上,与商业劲敌英国大唱反调,借此维持欧洲各国间的平衡关系。这样的政策从路易十四于1688年结束战争后,一直持续到1815年拿破仑被打败为止。

然而整个世纪以来,法国的任何斗争都失利,惟一例外的是协助北美脱离英国殖民的独立战争(公元1775年至1783年)。战争的巨大花费使法国几乎落败,经济的危机,加上18世纪80年代开始农产歉收,把法国推向比改革更激烈的境地—-革命。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播下了欧洲自由民主的种子。1789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Declaration of the Rights of Man)神圣地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三大口号,建立了理想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文化准则,之后更影响全欧洲的跟进。1789年到1799年的10年间,总共出现了五种类型的政权:旧君主专制、君主立宪、独权共和(即恐怖统治)自由共和,以及最后拿破仑的军事独裁。

如果要问善良却无能的路易十六,为什么不做专制君王,却让自己成为严苛宪法下的统治者,恐怕他只能无言以对。路易十六的奥地利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Marie Antoinette)极度反对革命,鼓励国王依靠贵族,而不是依赖新政。

法王在政权巩固过程中表现出的无能导致了法国向奥地利宣战。路易十六没有全力支持对奥战争,导致他在1792年被推翻,隔年元月被处决。当战事越来越危急,原来建立的共和体制也渐渐走向独权体制。

1793年初,法国几乎和全欧洲宣战。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虽倡导宗教的宽容,令人惊讶的是宗教竟成了斗争骨干。教会支持古老的君主专制,革命人士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反对宗教政治。

占领和殖民帝国的瓦解

20世纪的法国遭遇了两个沉重的打击:第一个打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个是殖民地国家的纷纷独立。

1940年德国纳粹打败法国,并占领法国国土。先是占领北半部的法国,到了1942年,全法国都被德军占领了。有人做了卖国贼,和纳粹“合作”.第一次世界大战名将、犹太籍马赫夏?贝当(Marechal Petain)奉命领导维希(Vichy)政府。

逃亡至伦敦的戴高乐组成了反抗军,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联合***进行了大量的政治活动。1944年猛军登陆诺曼底,反抗军也多有收获,德军节节败退。战后法国组成第四共和国,首次允许妇女拥有选举权。然而“通敌合作”的痛苦仍记忆犹新,对国家忠贞问题时时萦绕在法国人民的心头。

殖民地的瓦解过程同样带给法国痛苦。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非和法属印度的独立运动,引发了法国的军事干预。1954年在中南半岛的尊边府之役(the battle of Dien Bien Phu),法国战败,印度回到共产主义的越盟(Communist Viet Minh)手中,并使得法国自远东全面撤退。阿尔及利亚的内战甚至还威胁到了法国的政治稳定。

阿尔及利亚的战事带来了政治危机,促使戴高乐东山再起,出任第五共和国总统,大权在握。戴氏让阿尔及利亚独立,撤回在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殖民者,借以解决政治危机。但却在地中海两岸留下了怨愤。

五月事件

除了政治的纷扰,20世纪的后半期,法国仍旧存在着许多棘手的问题。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法国竟然能维持政治的稳定。戴高乐执政期间,政论家认为只有极右分子才能统领第五共和国。而事实证明,在创始者去世后,该政权仍能够延续下去。1981年密特朗(Francois Mitterrand)当选法国总统,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从此之后,执政权就在左右翼两党人士间交替。

法国政权首度出现危机是在1968年发生的既不寻常又无法归类的“五月事件”(May Events)。学生、工人和自由派分子几乎推翻戴高乐政府。在第五共和国成立40周年时人们回顾历史,戴氏政权已成了18世纪以来,法国历史上第二长命的政权,次于被低估的第三共和国。

欧洲联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法国政治里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就是虎视眈眈的德国。自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这段期间,法国的外交政策就是对德国充满的敌意。但在大战之后,两国的有知之士推动法德两国合作。1951年成立的煤铁联盟(Coal and Steel Union),开启合作的大门,之后两国成为推行欧洲各项联盟的前锋,包括倡导使用共同货币的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这也是法国繁荣成功的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45年结束后,也展开了所谓“光荣的三十年”,法国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增长,因此有评论家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法国大革命。令人敬佩的经济增长率,以及空前的婴儿潮,带动了基本设施和服务业的发展,各种商品和休闲娱乐大量出现,新富现象向传统的风俗和习惯提出了挑战。

虽然民意调查不时显示出了人民对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忧虑,但绝大多数的人仍认为法国是最吸引人居住或旅游的国家。巴黎,集政治与文化优势于一身(像蓬皮杜中心the Centre Pompidou、巴士底歌剧院the Opera National de Paris-Bastille、奥塞美术馆the Musee d’Orsay等),仍是全世界最出色的城市之一。其他省份的城市像里昂(Lyon)、蒙比利埃(Montpellier)、里尔(Lille)和尼姆(Nimes),也渐渐受瞩目。在千禧年的前夕,地方主义、多元文化和两性议题都让政治和文化的视野更加广阔。使我们能从各种角度去欣赏法国的风貌

图卢兹的历史

781年,查理曼设立了阿基坦王国,包括整个阿基坦加上从纳博讷到尼姆的整个地中海海岸(Gothia,戈西亚),并将王位赐予三岁的儿子路易。其他的王国也在巴伐利亚和伦巴第这样的地方建立起来。这是为了保证新征服的地区人民的忠诚。王位都由查理曼的儿子占有。阿基坦人的独立精神和财富在整个帝国中都是有名的。实际上,这个地区在战争后的恢复中重新繁荣起来。查理曼在黑暗时代以来重建了欧洲西部的统一,而图卢兹也不例外。查理曼统治期间,几乎年年都有从图卢兹出发对穆斯林的战争。巴塞罗那和一大片加泰罗尼亚地区于801年被征服。这里再加上阿拉贡北部和纳瓦拉构成了法兰克帝国的南方边区(西班牙边区)。

814年,查理曼去世,他唯一活下来的儿子阿基坦国王路易即位,称皇帝虔诚的路易。阿基坦王国转由虔诚的路易的次子丕平管理。戈西亚从阿基坦王国分离出来,直接由国王管理,重新建立了古阿基坦公国的疆界。问题很快产生了。虔诚的路易有三个儿子,817年他安排之后的帝国分割方案:丕平仍为阿基坦国王(阿基坦的丕平一世),日耳曼人路易成为巴伐利亚国王,而长子洛泰尔与他的弟弟们为共治皇帝。823年,虔诚的路易的第二任妻子生下了秃头查理。很快,她就希望让儿子也能继承。虔诚的路易非常软弱,还与三个儿子战斗,最终导致了法兰克帝国的全面崩溃。虔诚的路易退位又复位,如此反复两次。838年,阿基坦的丕平一世去世,虔诚的路易和他的妻子让秃头查理当了阿基坦国王。在839年的沃姆斯会议中,帝国被如此瓜分:秃头查理得到帝国西部,洛泰尔得到中部和东部,而日耳曼人路易只保留巴伐利亚。丕平一世的儿子,阿基坦的丕平二世不想接受这项安排。他被阿基坦人推为国王(但当时已经脱离阿基坦的加斯科涅不同意),并与爷爷对抗。巴伐利亚的日耳曼人路易也反对父亲的决定。最终虔诚的路易于840年去世。长子洛泰尔要求整个帝国,于是全面战争爆发了。最初他与侄子丕平二世结盟,而日耳曼人路易与他同父异母的弟弟秃头查理结盟,他们联合击败了洛泰尔。843年8月,他们签署了可能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条约——《凡尔登条约》。帝国一分为三:秃头查理得到西法兰克,日耳曼人路易得到很快将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东法兰克,而洛泰尔得到中部,很快其土地就被两个弟弟征服瓜分了。

家族斗争使帝国软弱而无力防御外敌。一些入侵者正确分析并利用了这种形势:维京人。《凡尔登条约》之后,秃头查理去南方击败了丕平二世,将阿基坦并入。最初他通过叛乱的伯爵征服了戈西亚,并将他处决。844年,他挥军西进,围攻阿基坦国王丕平二世的首都图卢兹。但是在失败后被迫撤军。同年,维京人进入加伦河口,夺取波尔多,并远航至图卢兹,在加伦河谷地一路烧杀掠抢。历史学家对到底是丕平二世把他们召来,并交付了说定的金额让他们撤退,还是维京人仅仅是看到了抵抗秃头查理的强大图卢兹城防摄惧而退尚有争论。

在这些事件之后,秃头查理于845年与阿基坦国王丕平二世签订条约,承认他的地位,而丕平二世也要将阿基坦北部(普瓦捷伯国)割与秃头查理。但是阿基坦人对丕平二世日益不满,也许是他对大肆劫掠当地百姓的维京人的友好态度使然,他们于848年请求秃头查理来推翻丕平二世。849年,秃头查理再次南下,图卢兹伯爵弗里德伦(Frédelon)将阿基坦首都交给了他。很快整个阿基坦都属于秃头查理了。秃头查理也正式任命弗里德伦为图卢兹伯爵。852年,丕平二世被加斯科涅人囚禁,并被交给他的叔叔秃头查理,被关进了修道院。

852年,图卢兹伯爵弗里德伦去世,秃头查理任命他的弟弟雷蒙德为新伯爵。这是一项特殊照顾,因为一般伯爵是不从同一个家族中选择的。但是,这是图卢兹伯爵雷蒙德一世的后嗣建立图卢兹王朝的开始。855年,依祖父查理曼旧例,秃头查理重建了阿基坦王国(不包括戈西亚),并由他的儿子“幼王”查理统治。同时,阿基坦的丕平二世也于854年从修道院中逃跑,在阿基坦筹划叛乱。但他并不怎么受阿基坦人欢迎,夺权行动失败了。他于是又向维京人求援。864年,丕平二世率领着维京军队围攻图卢兹,遭到激烈抵抗。围城失败了,维京人离开去劫掠阿基坦其他地方去了。众叛亲离的丕平二世的野心彻底破灭了。他再次被捕,被关在修道院中,不久就死了。

866年“幼王”查理去世了。秃头查理任命另一个儿子“口吃者”路易为阿基坦新国王。当时法兰西王国的中央集权迅速解体。秃头查理在抵抗维京人中非常不成功,地方居民不得不依赖当地的伯爵抵抗维京人,于是伯爵成为了地方权力中心,挑战着巴黎秃头查理的中央权威。随着他们逐渐坐大,他们开始在家族中继承,建立了地方王朝。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开始了,伯爵之间也经常作战,这进一步削弱了对维京人的抵抗。欧洲西部,尤其是法国,又一次陷入黑暗时代,这一次比六七世纪的那一次更具破坏性。877年,秃头查理被迫让步:签署《奎亚兹(Quierzy)法令》,允许儿子继承伯爵爵位。这是西欧封建体系建立的基础。秃头查理四个月后去世了。法国新国王是“口吃者”路易,同时也是阿基坦国王。他没有选择儿子担任阿基坦国王,于是终结了阿基坦王国,再未恢复。路易879年就死了。他的王国由两个儿子,路易三世和卡洛曼继承:路易三世继承法国西北部,卡洛曼继承勃艮第和阿基坦。但是实际上,在870至890年之间,法国南部的中央集权极为软弱,这里几乎完全自治。伯爵建立的王朝完全独立。巴黎的中央正在接下来的四个世纪中都没能在南方重建权威。 9世纪末,图卢兹已经成为独立国家,由弗里德伦建立的图卢兹伯国的首都。这里名义上服从法国国王的权威,但实际上完全独立。图卢兹伯爵首先必须为自保而战。统治着前阿基坦地区东北部的奥弗涅伯爵是最大的威胁,他们声称对图卢兹有宣称权,甚至一度将伯爵赶出了图卢兹城。但是在黑暗时代里,图卢兹伯爵不像其他许多消失的王朝一样,维持了独立存在。他们的伯国只是前阿基坦东南部的一小块。但是在奥弗涅伯爵虔诚的威廉于918年去世后,他们夺取了奥弗涅曾占据了两代的戈西亚。这样他们的领地扩大了一倍,再次将图卢兹与从纳博讷到尼姆的地中海海岸地区统一起来。图卢兹伯国从此确定了明确边界:从西边的图卢兹到东边的隆河,在法国大革命之前一直作为朗多尼克省存在。图卢兹再也未并入阿基坦——后者的首都先是普瓦捷,再为波尔多。尽管最初阿基坦的记忆在图卢兹仍很强大。奥弗涅伯爵虔诚的威廉于9世纪90年代第一次重建阿基坦公爵的称号。普瓦捷伯爵于927年继承了这一头衔。932年,法国国王拉乌尔与普瓦捷伯爵对抗,于是将阿基坦公爵的头衔授予它的新盟友,图卢兹伯爵雷蒙哦三世。但是这一头衔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前阿基坦地区的伯爵们是独立的,并不承认这一权威。

不同的派系都在争夺法国王位,但是由于中央集权已经消失了,国王不过是虚衔而已。在拉乌尔去世后,另一个派系成功的将在英格兰长大的加洛林王子推上王位,即海外的路易四世。雷蒙德三世是反对的,于是在他于950年去世后,路易四世及那个阿基坦公爵这一头衔赐予普瓦捷伯爵威廉三世。从此以后,阿基坦公爵的称号就在普瓦捷伯爵中继承,他们在普瓦图的基地在前阿基坦的西北部。图卢兹伯爵很快就忘了对阿基坦的梦想。最终,在987年加洛林国王路易五世去世后,罗伯特派成功将其族长雨果·卡佩选为法国国王。此时加洛林王朝正式结束了。雨果·卡佩是卡佩王朝的建立者,在接下来的8个世纪中将一直统治法国。但是从此开始到13世纪中,图卢兹就与法国历史无关了。

图卢兹伯爵已经将领地扩展到地中海海岸,但他们没能长期保住这一大片领地。10世纪可能是近两千年以来欧洲西部最恶劣的一个世纪。西罗马帝国崩溃四个世纪之后,文明已经衰落,艺术和教育水平都极为低下。在查理曼时期有过一个文化和秩序复兴的时期,但很快在入侵下(尤其是维京人),欧洲西部再一次沉沦。这还伴随着上述的大量内战,还有恶劣气候,瘟疫和人口减少。欧洲西部整个重返蛮荒。城市完全消失了。教堂遭到废弃或劫掠,教会在道德上也大幅滑坡。似乎罗马帝国的遗产已经完全消失了。古代文化仅存留在几个修道院中。这与西班牙的科尔多瓦埃米尔国和拜占庭帝国形成鲜明对比。此时的另一个现象是中央集权完全消失。权力崩塌,第一次落入伯爵,后来是男爵手中,再后来又是成千上万的封建领主。在10世纪末之前,法国由上千个只控制着一个城镇或一座城堡及周围的几个县的封建领主统治。图卢兹伯国正反映了这种景象。900年至980年之间,图卢兹伯爵渐渐失去对伯国的控制,到处都是地方领主。在10世纪结束之前,图卢兹伯爵的权威仅限于几块零星的地产。甚至图卢兹城也由独立于图卢兹伯爵的男爵统治!

入侵者也回来了。科尔多瓦埃米尔国著名的统治者阿布德·阿拉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成功统治了穆斯林西班牙,科尔多瓦达到了势力的顶峰,929年成立了荣耀的科尔多瓦王国。10世纪20年代,他对西班牙北部的基督教王国发动了全面进攻。920年(也可能在929年),他的一支军队跨过比利牛斯山,到达了图卢兹,但没攻下这座城市。924年,马扎尔人(匈牙利人的祖先)向西发动远征,也到达了图卢兹,但是他们被图卢兹伯爵雷蒙德三世击败了。10世纪末,加洛林内战和接连不断的入侵使图卢兹陷入一片混乱。大片土地被抛荒,许多农场也被废弃。由于与穆斯林西班牙比较近,图卢兹可以从科尔多瓦的学校和印刷机构接受大量知识和文化,从这一点来讲,它要比法国北部好一些。图卢兹不像法国北部,它保留了罗马法,总体来讲保留了更多的罗马遗产,即便在那黑暗的日子里。这里将成为文明复兴的基地。 在新千年的开始,图卢兹对神职人员态度的转变和对教会财产的没收使信仰开始低落。圣塞尔宁(Saint-Sernin)教堂,道拉德圣殿(Daurade)和圣埃提涅大教堂没能得到良好的维护。新的宗教流派,如克吕尼改革(Cluniac reform)涌现了。

在教皇格利高里七世的帮助下,伊沙伦(Isarn)主教试图恢复秩序。他在1077年将道拉德圣殿赐予克吕尼修道院长。在圣塞尔宁,他遭到了莱蒙德·吉拉德(Raimond Gayrard)的激烈反对,后者刚修建了一座扶贫医院,正打算修建一座教堂。

在伯爵吉尔海姆(Guilhem)四世的支持下,圣雷蒙德最终于1096年从教皇乌尔班二世得到了捐赠教堂的许可。宗教争论唤醒了图卢兹的信仰。同时而来还有更有效率的农业技术带来的人口增长。

圣迈克尔和圣西普里安(SaintCyprien)的郊区在此时也修建了。道拉德桥在1181年将圣西普里安的郊区与城市大门连接起来。圣塞尔宁和圣皮埃尔的郊区也大幅扩张。

11世纪末,伯爵雷蒙德四世参加了十字军东征。之后发生了多次继承事件,图卢兹被屡次围攻。1119年,图卢兹人民推举阿方斯·茹尔丹(Alphonse Jourdain)为伯爵。阿方斯·茹尔丹为了感谢人民,马上降低了税率。

在伯爵去世后,“八议员”的统治开始了。在伯爵的指挥下,他们有责任规范汇率,确保法律通行。这就是议员制度,他们最早的法案于1152年颁布。

1176年,议会已经有12名成员,每个人代表图卢兹的一个区。这些人很快开始反对伯爵雷蒙德五世。图卢兹人民分成了两派,进行了10年内战,1189年,城市议会最终使伯爵屈服。

1190年未来的众议院开始修建。有24名成员,很可能是选举产生的,众议会赋予自己治安,贸易和征税的权力,并与邻近城市发生了冲突。图卢兹经常是胜利者,扩展了图卢兹的领地。

尽管有国王的干涉,众议会的管理保证了城市的相对独立将近600年,直到大革命之前。

有趣的是,当地的橄榄球队图卢兹赛场队(Stade Toulousain)今天仍穿着众议会的红黑服装。 清洁派(Catharism)是一种强调肉体和精神存在分离的学说,它可能影响了保加利亚的保加利亚教派(Bogomilism)。它与正统学说发生了冲突。被称作“异端“的清洁派在法国南部影响广泛,在12世纪中,蒙特福特的西蒙试图彻底消灭它。

图卢兹也接受了清洁派的影响。正统的白色兄弟会在街上追捕异端的黑色兄弟会。福柯斯(Foulques)修道院长因为异端分子是他的债主而鼓励宗教审判。

有些人加入了白色战团,其他人选择协助被围攻的人。众议会不希望鼓励图卢兹的分裂,于是公然对抗教皇的权威,拒绝抓捕异端。公开信仰清洁派的伯爵雷蒙德六世指责图卢兹的异端审判。

1211年,蒙特福特的西蒙对图卢兹的第一次围攻失败了,但两年后,他成功击败了图卢兹军队。在杀掉很多人质的威胁下,他于1216年进入城市,自封为伯爵。

蒙特福特的西蒙在1218年的图卢兹围城战中被一块石头击毙了。在最后一次围城之前,白军一支与图卢兹民众作战。路易七世最终决定于1219年放弃。雷蒙德六世承认从市民得到了帮助,帮助他维护利益,于是放弃了他对众议会最后的特权。

13世纪中,之前几个世纪中的政治方向改变了。1229年的《巴黎条约》建立了图卢兹大学,要求既教授亚里士多德哲学,也教授神学。复制于巴黎模式的教育的目的是消解异端运动。

各种修会,如多明我会(orderof frères prêcheurs)建立了。他们是雅各宾派的源头。同时图卢兹内部也大肆展开宗教审判。被镇压的恐惧迫使贵族流亡或改宗。宗教审判持续了将近400年,一直以图卢兹为中心。

伯爵雷蒙德七世被指控为异端,并于1249年去世,没有后嗣。图卢兹伯国于是并入法国,国王强加了他的法律。众议院的权力被削减了。 1323年,盖伊·萨伯维持会(Consistori del Gay Saber)在图卢兹成立以保存吟游诗人的抒情诗艺术。图卢兹在接下来的百年中成为了欧舒丹文化艺术的中心;维持会活跃至1484年。

在作为行政中心的地位加强后,城市更加富庶,参与到与英格兰的波尔多葡萄酒,谷物和织物的贸易中。

除了宗教审判还有许多东西威胁着城市。瘟疫,火灾和洪水侵扰着街道。百年战争大大损坏了图卢兹。尽管有许多移民,70年间还是减少了1万人口。图卢兹在1405年仅余22000人口。

15世纪中,查理七世开始创设地方最高法院。在授予免税权后,国王加强了对众议院的影响和权威。得到司法权的地方最高法院后来也有了政治独立地位。

此世纪也发生了许多次饥荒。由于道路年久失修,图卢兹在1463年发生了一场巨大火灾。阿尔萨斯-洛林大道与加仑河之间的房屋被付之一炬。城市后来人口激增,导致房屋极度短缺。

自1463年以来,菘蓝(woad)纺织品的贸易开始繁荣。这种染料在当时可称颜色轻柔,也开启了图卢兹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图卢兹利用新的财富修建了构成今天旧城区核心的辉煌的房屋和公共建筑。当时富裕人家的代表就是皮埃尔·达斯泽特(Pierre D'Assézat)。

繁荣没能持久。菘蓝很快被新世界来的靛蓝(indigo)取代了,后者颜色更深且不褪色。

16世纪中期,图卢兹大学有将近1万名学生。人文主义思潮泛滥,师生们也大为兴奋。宗教审判官们还在将许多人送上火刑架。

1562年,新教改革导致加尔文派和天主教徒在街头的斗争,烧毁了大约400所房屋。 亨利四世加冕后,图卢兹的混乱终于结束了。地方最高法院于1600年承认法国国王和《南特敕令》。众议院失去了最后的影响力。1629和1652年,这里发生了比投石党运动更严重的威胁,杀死了上千民众:那就是瘟疫。

为了救治被瘟疫感染的人群,地方最高法院和自治机构第一次联合起来。大多数神职人员离开了城市。最富有的人也逃离了。只有医生们必须留下。饥荒也促使众议会阻止肉贩和面包师离开城市。

拉格莱夫(La Grave)医院欢迎感染瘟疫的人,将他们安置在隔离室中。在关闭大门前,这座城市已经堆满了冲着城市中医疗机构而来的农村乞丐和难民。钱款不足以维持这么多人的生活,于是开始征发民间财物。在最困难的时候,富人们有责任照顾穷人。

1654年,第二次传染病大爆发结束时,城市已经几乎毁灭了。但是,在没有瘟疫的时间里,两件重要工程完成了:1632年完工的新桥和1682年完工的米迪运河(the Canal du Midi)。1693年,这座城市爆发了最后一次饥荒。

17世纪中一个将神职人员和大学教授联合起来的秘密结社,AA(associatio amicorum)社,宣讲信仰。这个组织的影响在18世纪显著增强。

18世纪中,各种艺术,宗教和建筑潮流在这座城市涌动。路易·德·孟德兰(Louisde Mondran)是新城规划的发起者,这很有可能与他在首都的生活有关。此时期的主要成就是大圆点(Grand Rond),蒂龙大道(Cours Dillon)和众议院大厅。1770年,布里讷(Brienne)红衣主教参加了以他命名的隧道的开工仪式。这座隧道将地中海和大西洋连接起来,而米迪运河和加伦运河(Canal Lateral à la Garonne)在6年后也完工了。

这座城市越来越唯利是图,疯狂剥削穷人,装满了贵族和教士的腰包。当地的建筑师和雕塑家在富人的要求下非常繁忙。雷尼瑞(Reynerie)别墅就是巴里(Barry)女伯爵丈夫的夏季住所。

图卢兹也并没有遗忘其宗教热情的传统,即便这座城市在18世纪末大幅滑坡。新的宗教会社不断涌现——最著名的就是“蓝色悔罪者”。在Aa社的影响下,地方最高法院规范了宗教生活并谴责新教。

卡拉斯(Calas)事件在这个多事之秋爆发了。地方最高法院决定处决让·卡拉斯时,他们展示了他们对城市的控制力量。

对自治地位感到担忧的图卢兹人民在受到国王威胁时决定支持地方最高法院。众议员由法院选择,而且只有8名成员。为了摆脱法院的控制,一场革命在所难免。 法国大革命是图卢兹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改变了城市的地位和政治,社会结构。

这座城市是巴黎革命的旁观者。1789年7月14日发生的抗议活动应者寥寥,劫掠倒是时有发生。五个月后旧王国被废除,新的秩序开始了。地方最高法院的成员和众议院努力维持特权,他们于9月25日进行了示威,但没有得到不承认前保护者的人民支持。

图卢兹原来由地方最高法院保证的区域性权威被压缩到一个区——上加伦区。神职人员被要求接受立宪会议颁布的《教士民事法典》。尽管遭到布里讷的洛密尼(Loménie de Brienne)的反对,新大主教还是上任了。部分人对改革和他们的财政影响力感到不满。

众议员的特权在1789年12月14日被废除了。约瑟夫·德·里戈德(Joseph de Rigaud)在1790年2月28日被选为新市长。

1793年的公社期间,图卢兹拒绝加入普罗旺斯和阿基坦的立宪派前往巴黎。对奥地利战争和国内叛乱的前景引发了恐怖时代,在革命的透镜中把图卢兹洗刷了个遍。

1799年,这座设防的城市在第一次图卢兹战役中抵抗英国和西班牙保王党的军队。拿破仑成为新政权,后来是帝国的首脑后,这座城市部分恢复了在地区的地位。皇帝甚至于1808年驾临图卢兹,将道拉德区赐给烟草工厂。

1814年的第二次图卢兹战役期间,英军进入了被帝国军队抛弃的城市。1814年4月10日是帝国的最后一站:拿破仑在八天前退位了(但不幸的是,法军指挥官苏尔特(Soult)没得到通知)。威灵顿的军队得到保王党人的热烈欢迎,他们为路易十八在图卢兹复辟做好了一切准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