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vs智力赛前分析-德国vs比分预测
世界杯上有哪些暴力事件?
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足坛的5大斗殴事件,排名不分前后。
一、2006年德国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德国对阵阿根廷,双方120分钟打平,进入点球大战,德国第四个主罚点球的罗夫斯基将点球打进之后他在走回中圈时冲着阿根廷的球员们做着闭嘴的手势,这直接导致了比赛结束之后的一场混战。阿根廷后卫库弗雷推到了德国中后卫默特萨克,后来双方多人加入冲突升级为两支球队多名球员之间的斗殴,就连德国领队比埃尔霍夫也和阿亚拉纠缠在了一起,这场斗殴持续了2分钟,近7万名球迷目睹了这一场景。随后,国际足联开出罚单,弗林斯赛后被认为是参与了斗殴,并被禁赛,错过了和意大利的半决赛。
二、1962年世界杯小组赛,意大利对阵智利,赛前意大利记者报料智利贫穷落后,让智利球迷非常不满意,加上意大利对内有很多南美移民球员,更加大了智利人民的敌意。比赛刚开始双方就进行了粗鲁的犯规,第八分钟意大利球员就被罚下一名,随后智利球员与意大利球员就开始了互殴,双方多名球员受伤,甚至智利球员桑切斯的腿在群殴中被生生踢断。这场比赛被誉为足球史上最丑陋的一场比赛。
三、1984年西班牙国王杯决赛,毕尔巴鄂对阵巴塞罗那,当毕尔巴鄂最终1比0获胜之后,马拉多纳愤怒地踢倒了对方球员索萨以及毕尔巴鄂的球迷,骚乱立马引爆了全场,结果数十人在混乱中受伤,这场比赛也成为了马拉多纳的丑陋时刻之一。
四、2004年欧洲杯预选赛,土耳其对阵英格兰,上半场贝克汉姆罚失点球后遭到了土耳其球员阿尔帕伊的羞辱,此时鲁尼按捺不住自己火爆的脾气,一拳打在了阿尔帕伊的鼻子上,随后双方爆发了50多人的一场群殴。
五、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第二回合,土耳其对阵瑞士,比赛中瑞士队斯特雷勒在第84分钟打进了让土耳其进军世界杯破灭的一球,让土耳其队耿耿于怀,赛后在球员通道双方发生了小规模冲突,随后冲突升级,土耳其球员疯狂地冲进瑞士队的更衣室进行群殴,就连维持秩序的保安都参与到群殴事件中。事后国际足联对土耳其禁赛6个主场和20万瑞士法郎的罚款。
马特乌斯——史上最强六边形战士
1个世界杯冠军,1个欧锦赛冠军,2个联盟杯冠军,7个德甲联赛冠军,1个意甲联赛冠军,3次德国杯冠军;首届“ 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 ”,欧洲金球奖得主,世界杯冠军队队长,世界杯 历史 上参加届数和出场次数最多的球员; 如果要讨论德国足球 历史 上最伟大的球员,那马特乌斯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1961年出生的马特乌斯拥有极强的带球突进能力,远射和长传更是金字招牌,防守可以单防马拉多纳,真正的能攻善守、全能战士。
马特乌斯18岁的时候被海因克斯带到了门兴格拉德巴赫,开始了传奇生涯。在同年9月19日对挪威斯塔万格海盗队的联盟杯中完成了职业生涯首秀;9月22日上演了德甲首秀,对手是凯泽斯劳滕;职业处子球在12月8日对阵布伦瑞克的德甲中拿到。职业生涯的第一个赛季,马特乌斯代表门兴 在德甲联赛中出场28次,打进4球;在欧洲联盟杯中出场11次,打进2球;在 德国杯 中出场2次。在打完自己的处子赛季后,马特乌斯就入选了联邦德国队,获得了参加欧锦赛的机会。但马特乌斯的第一次的欧锦赛之旅并不顺利,在小组赛第二轮马特乌斯获得了替补出场的机会,这也是他在国家队的首秀,不过在替补出场3分钟后就送给了荷兰队一个点球。虽然德国队仍然3:2战胜了荷兰队并在当届的欧锦赛中获得了冠军,但首秀翻车的马特乌斯在随后的比赛中再也没有获得出场的机会。就这样年轻的马特乌斯在替补席上获得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团队荣誉。82年夏天马特乌斯随联邦德国出战了西班牙世界杯,并在小组赛第二轮对智利的比赛中获得了世界杯首秀的机会,但仍然只是替补球员,整届杯赛马特乌斯仅获得了2次出场机会。在1984年的法国欧洲杯上,联邦德国队虽然是卫冕冠军,但在小组赛第三轮遭遇西班牙压哨绝杀,小组赛即遭淘汰,马特乌斯打满了3场小组赛,其中2场是首发。 在欧锦赛结束后, 联邦德国队主教练约普·德瓦尔引咎辞职, 弗朗茨·贝肯鲍尔 接任联邦德国队主教练,马特乌斯在国家队也开始被重用。同一个夏天 马特乌斯也告别了效力5个赛季的门兴转投德甲第一豪门拜仁慕尼黑。马特乌斯在门兴的5个赛季一共出场162次、攻入36球,这对一个年轻的中场球员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进球率了。
可以说,马特乌斯职业生涯真正的起飞正是在他第一次加盟拜仁以后。马特乌斯代表拜仁的第一场比赛就取得了进球,当时是84-85赛季联赛第一轮对阵比勒菲尔德,马特乌斯在81分钟打进了一球。马特乌斯最终在这赛季中代表拜仁出战44次,打进17球,获得了当季德甲联赛的冠军,德国杯的亚军,并且在欧洲优胜者杯中4强,值得一提的是,拜仁这个欧洲优胜者杯的参赛资格正是源于之前一个赛季在德国杯决赛中击败马特乌斯的当时所在的门兴获得的。84-85这个赛季的德甲冠军是马特乌斯俱乐部生涯的第一个冠军头衔。85-86赛季欧冠第一轮以第一回合比赛中,拜仁 2比1战胜波兰的 萨比利斯 ,马特乌斯完成了欧冠首次亮相。当赛季拜仁拿到了国内双冠王,但马特乌斯因伤缺阵了3个月的时间,当赛季仅代表拜仁出战32次,打进18球。
86年夏天,马特乌斯随联邦德国队参加了墨西哥世界杯,此时的马特乌斯已经成长为了国家队的绝对主力。联邦德国队一路杀进了决赛,遇上了正值巅峰的马拉多纳带领的阿根廷队。这场比赛马特乌斯被贝肯鲍尔委以重任,让他牺牲进攻能力来盯防对方的核心马拉多纳。布朗和巴尔达诺的连续进球让阿根廷在前55分钟的比赛里建立了2球的优势,但素来以顽强文明的联邦德国由鲁梅尼格和沃勒尔扳平比分。在比赛中马特乌斯展现了自己极高的防守能力,冻结了马拉多纳整整85分钟,但马拉多纳还是以个人能力在第85分钟给布鲁查加送出一脚穿透力极强的直塞,后者单刀打进帮助阿根廷拿下世界杯。这是马特乌斯的第二个世界杯亚军,不同的是上次是在板凳上看着队友输球。
世界杯后的86-87赛季,拜仁闯入了欧冠决赛,但最终拜仁在先进一球的情况下被波尔图2球逆转错失登顶的机会。但拜仁在这赛季完成了德甲三连冠,这是拜仁在73-74赛季后首次德甲三连冠,马特乌斯这这赛季出场41次,打进19球。同样在87年,舒马赫被开除出联邦德国队,马特乌斯被贝肯鲍尔任命为国家队队长。87-88赛季,马特乌斯再次受伤一个半月,导致拜仁丢掉了这个赛季的德甲冠军,差不莱梅4分,屈居第二。但马特乌斯的个人数据确是十分出彩,各项赛事出战35次,打入了惊人的21球,其中德甲联赛中打入其它球,位列射手榜第三。是年夏天,马特乌斯以队长身份率领联邦德国队出战了本土欧洲杯,在半决赛中遇上了荷兰队,虽然马特乌斯亲自罚中点球帮西德队取得领先,但科曼和范巴斯滕的连续进球还是将西德队挡在了决赛门外。欧锦赛后马特乌斯远走亚平宁。第一段拜仁生涯,马特乌斯一共代表拜仁出战113场,打入57球,对于一个中场球员来说是个相当惊人的进球率。
88年夏天,马特乌斯和拜仁队友布雷默一起来到了国际米兰。在来到国米的第一个赛季,马特乌斯出战34次,打进9球,帮助国米以58分的积分重夺意甲冠军,这个积分创造了意甲2分制时代的最高积分。89年夏天,国际米兰从斯图加特引进了克林斯曼,和马特乌斯跟布雷默一起,组成了三驾马车。 89-90赛季,马特乌斯代表国际米兰在各项赛事中出场27次,打进11球,助攻8次,帮助国际米兰夺得意大利超级杯冠军。同年马特乌斯以队长身份带领联邦德国再战世界杯,小组赛阶段联邦德国队2胜1平以小组第一的身份出线,马特乌斯贡献了3个进球,尤其是与南斯拉夫一役打进的那粒长途奔袭后的劲射,将他的技术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16强战西德遇上了荷兰,最终2:1过关报了欧锦赛的一箭之仇,随后德国练过捷克斯洛伐克和英格兰进入决赛。这是联邦德国队连续三届世界杯进入决赛,对手又和四年前一样,马拉多纳的阿根廷。但这一次马拉多纳已经不再是4年前那个无所不能的球王,贝肯鲍尔不需要用马特乌斯去盯防他,布赫瓦尔德一人足矣,整场比赛像是半场攻防演练,马特乌斯终于拿到了大力神杯。90年无疑是马特乌斯最为高光的一年,团队上他以队长身份拿到了世界杯,个人荣誉也是抡圆,这一年他拿到了“ 欧洲足球先生 ”、“ 德国足球先生 ”、英国足球杂志《世界足球》评选的“世界足球先生”以及由 国际足联 和 国际足球 历史 和统计联合会 联合推出的“世界最佳球员”。1990-91赛季,马特乌斯代表国际米兰在各项赛事中出场43次,打进21球,帮助球队拿下了欧洲联盟杯,并在1991年力压 让帕潘 和 莱因克尔 当选首届“ 国际足联世界足球先生 ”。1991-92赛季中,马特乌斯在联赛第28轮对帕尔马的比赛中伤重下场,这一伤势让他错过了92年瑞典欧洲杯,同时让他上了国际米兰的出售名单。
缺少了马特乌斯的联邦德国队虽然依然闯入了92年欧锦赛的决赛,但是最终败给了丹麦屈居亚军。同一个夏天,31岁的马特乌斯回到了拜仁慕尼黑。 1993年5月29日,拜仁慕尼黑在德甲第33轮3比1战胜波鸿,马特乌斯在第44分钟打进了个人在德甲联赛的第100粒进球。93-94赛季,马特乌斯改打自由人,并帮助拜仁夺得了当赛季德甲冠军。94年6月马特乌斯第四次出征世界杯,在德国队对阵保加利亚队的四分之一决赛中,马特乌斯生涯第21次代表国家队出战世界杯,追平了 迭戈·马拉多纳 、 乌韦·席勒 等球员,成为世界杯出场次数最多的球员之一,但这并没有给德国队带来好运,这场比赛中卫冕冠军德国队意外的以1:2输给保加利亚被淘汰出局。1995年马特乌斯因与福格茨产生矛盾被国家队除名,因此错过了1996年英格兰欧洲杯。随后马特乌斯又帮助拜仁拿到了95-96赛季的联盟杯冠军,96-97赛季的德甲冠军以及97-98赛季的德国杯冠军。98年5月,萨默尔重伤,福格茨重新招入了马特乌斯出战98年法国世界杯,这是马特乌斯第五次出战世界杯,成为参加世界杯次数最多的球员之一,同时也将个人参加世界杯的出场次数定格在了25场,成为在世界杯中出场次数最多的球员。但老迈的德国战车在这届世界杯上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在8强战中被克罗地亚3:0打的丢盔卸甲。98-99赛季,马特乌斯随拜仁再次获得了德甲联赛冠军,并于当赛季杀入欧冠决赛。可惜在诺坎普那个神奇的夜晚,马特乌斯和他的拜仁成为了曼联三冠王的背景板,至此马特乌斯彻底失去了夺取欧冠冠军的机会。99-00赛季马特乌斯随拜仁拿下了国内双冠王,并第四次出征欧锦赛,当届欧锦赛德国队小组赛即遭淘汰,39岁的马特乌斯黯然退出国家队。同年马特乌斯转会到了美国大联盟的纽约地铁明星队,代表该队踢了16场比赛后,于次年1月宣布退役,结束了光荣的职业生涯。
马特乌斯整个职业生涯,代表5家俱乐部一共出场595场,打入161球,国家队出场150次,打入23球。除了欧冠冠军,其他集体荣誉几乎是大满贯,个人荣誉大满贯,被马拉多纳誉为一生之敌。但与其出色的球技相反,其做人和性格存在一定问题,曾经与多名教练和队友产生矛盾,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德国以及世界足球 历史 上的最佳球员之一的地位。
世界杯的黑手
1. 圣地亚哥之乱(1962智利世界杯)
在B组智利同意大利的比赛中,东道主智利球迷在开赛前就表现出了异常的疯狂,而这种情绪也感染到了场上的球员们。意大利媒体赛前对智利队的贬低文章让球迷们异常愤怒,这也使得意大利队从头到尾一直身处在被嘘的状态中。而意大利球员则揭露智利球员向他们脸上吐口水的行为,这种非君子举动让场上紧张局势进一步升温。
冲突由此迅速在场上开始,意大利球员费里尼因为对智利队兰达实施报复性蹬踏举动,被英国裁判肯-阿什顿罚下,但愤怒的费里尼长时间拒绝离场,这让比赛被迫中断8分钟。随后智利队球员桑切斯在被踢之后掌掴马里奥大卫,主裁判无所表示,反而在骚乱发生之后将大卫逐出场。此后的比赛中意大利球员马斯奇奥又被对手粗暴地撞碎鼻梁骨,0-2失利并不是意大利队的最后厄运,他们在比赛结束离场之后又一次遭到了暴力攻击。
当本场比赛集锦在英国BBC电视台播出时,著名解说员大卫科尔曼以下面的话作为开场白:“晚上好,你们将要看到的是足球场上最愚蠢、最可怕、最令人作呕和最不光彩的场面集锦,也许在整个世界杯历史上这场比赛也是最糟糕的。”
2. 科威特的改判(1982西班牙世界杯)
科威特队的世界杯初体验遇到强大的法国队,法国队在这场轻松的比赛中3-1领先,并迅速由吉雷瑟突破整条防线射门得分。科威特球员对这一失球表现得非常愤怒,他们向主裁判,声称球员们是因为听到了来自看台的哨音,认为裁判鸣哨所以停下来任由对手进攻。
当值苏联主裁斯图帕尔遭到了球员的围攻质疑,一位科威特王室成员也从看台走入场内要求其宣布入球无效。科威特领队阿尔沙巴赫则在边线处高声喊叫队员离场罢赛。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斯图帕尔最终决定宣布入球无效,不过这并不能改变法国队的进球势头,不久后博西斯迅速完成了球队的第四球。
3. 上帝之手(1986墨西哥世界杯)
在英国人看来,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败坏了自己在场上的超人才华;而对于大部分阿根廷球王的追随者而言,他们更愿意将这次手球破门看作老马灵光一闪的智慧结晶。无论如何,英格兰和阿根廷的这场八强赛注定成为间杂着精彩和争议的经典一战。
罗布森此役并未安排传统的边锋战术,这一变化事后被认为反而削弱了对马拉多纳的控制,不过英格兰依然坚守比赛到51分钟。阿根廷中路进攻配合,英格兰后卫霍格解围失误皮球高高飞起落向小禁区前,英格兰门将希尔顿出击摘球,身材明显处于劣势的马拉多纳跳起伸出左先一步将球拍入网内。让英国人愤怒的还有马拉多纳事后的态度,他说出了那句名言——这是上帝之手。随着手球4分钟后那记名垂青史的连过五人,本场比赛完美诠释了马拉多纳天使魔鬼合一的形象。
4. 海地兴奋剂丑闻(1974联邦德国世界杯)
1974年海地历史上第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然而他们却为世界杯历史上带来了第一位使用兴奋剂的球员。在同意大利的比赛中海地队有着出色的表现,仅仅是在攻入一球之后被强大对手3-1翻盘。但赛后海地球员恩斯特-简-约瑟夫药检呈阳性,成为世界杯兴奋剂第一人。
令人遗憾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由于当时海地正处于杜瓦列尔统治之下,不正常的政治空气也弥漫在球队中。约瑟夫在药检事发之后便在训练营中受到了领队的体罚,尽管他试图寻找中立媒体公开自己的遭遇,但最终他依然被带回国内,向当政者交代自己的“严重问题”。
5. 到底用谁的球?(1930乌拉圭世界杯)
首届世界杯并未得到太多国家的相应,在这届不需要预选赛的比赛中,只有四支欧洲球队远征乌拉圭参加了此次比赛。决赛也成为了南美内战,阿根廷和乌拉圭争夺冠军。阿根廷队核心人物蒙蒂赛前受到了死亡威胁,而比利时籍主裁则不得不在决赛前便制定了“逃亡路线”,详细计划如何赛后第一时间离开赛场上船回国。
决赛让所有人变得疯狂,关于球的使用问题引起轩然大波,两支球队都希望用自己国家的比赛用球。最终这种争吵直到比赛开始前一幕,组织者最终决定上下半时分别使用两个国家的用球。上半时阿根廷队2-1领先,下半时乌拉圭在换上自己熟悉的皮球之后连入三球,最终4-2夺冠。
6. 入球悬案(1966英格兰世界杯)
赫斯特在66年世界杯决赛中的入球是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球,直到今天还有人在使用各类高科技手段来推断此球到底是否过了门线。当时英格兰队阿兰波尔右路的传中找到了禁区内的赫斯特,赫斯特控球转身怒射,皮球打在门柱砸在地上之后弹出门外。
最终对进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巡边员巴拉莫夫,他在主裁判邓斯特上前询问时坚定认为球已经过线。失球后的联邦德国队军心涣散,最后时刻被赫斯特再入一球,世界杯前还并非主力的赫斯特也成为了世界杯决赛史上唯一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
7. 这是一场假球(1982西班牙世界杯)
世界杯史上最难看的一场比赛,因为联邦德国和奥地利队大部分时间内完全是在走过场,1-0的比分可以让两队挤掉阿尔及利亚,双双小组出线。当然至今还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两支球队赛前计划好了这一比分,但场上球员旅行般的表现证明了一切。
联邦德国队小组赛首轮便爆冷1-2输给了阿尔及利亚,赫鲁贝什开场11分钟的头球让他们1-0取得领先,但此后双方就再未制造任何射门机会。很多德国球迷也认为这样的胜利比出局更为耻辱,看台上一位情绪激动的年轻人甚至当场焚烧了一面德国国旗。
8. 裁判眷顾韩国(2002韩日世界杯)
韩国球迷在2002年夏天为自己球队杀入四强的表现而自豪,但实际上看台上球迷们的倾情演出比球队的胜利更值得信服,毫无疑问韩国队成为了一系列裁判错误判罚的受益者。
同意大利的淘汰赛中,主裁判将意大利一记好球吹为越位,此外包括罚下托蒂在内的多次判罚也充满争议,最终安贞焕的头球使得意大利队突然死亡。事后意大利球迷与媒体一致认为主裁判“窃取了胜利”,而佩鲁贾俱乐部主席高奇则一怒与安贞焕解约。此后同西班牙的八强赛中华金传中莫伦特斯头球破门,但全场只有埃及助理裁判认为此球已经出界在先。
9. 不公正的冠军(1978阿根廷世界杯)
1978年阿根廷在分组循环赛最后一轮6-0大胜秘鲁,以净胜球优势压倒巴西进入决赛。事后外界披露阿根廷在赛前对秘鲁给予了物质上的支援,当然仅从比分上人们就已经有足够理由怀疑冠军是否可信。但事实上外界认为78年世界杯的争议还不仅仅限于赛场之内。
70年代末阿根廷正处于军事高压统治下,国内民众为世界杯付出昂贵的代价,两年之内有上百万持反对政见的人们被或遭受酷刑。当国际媒体来到主办国时,他们看到的是一片并不真实的太平盛世,而事实上第一任组委会主席便在政治斗争中被炸弹暗杀。所幸在世界杯期间并未出现太大问题,与恶劣的政治环境相比,阿根廷夺冠过程中的争议都显得不那么惹眼了。
10. 萨尔瓦多人被惊呆(1970墨西哥世界杯)
这次作出奇特判罚的是主裁判坎迪尔,东道主墨西哥的第一粒进球非常怪异。当时是上半时44分钟,萨尔瓦多在本方半场获得任意球机会,但一位墨西哥球员将球往地上一按立即发动快攻,结果一次前场三打一轻松得手,主裁判坎迪尔居然认可了这粒进球。
坎迪尔理所应当地得到了萨尔瓦多球员短暂惊讶后的抗议,人们无从得知他如何向“受害者”进行解释,观众只看到主裁判不断将球摆在中圈,萨尔瓦多球员不断拒绝开球,在主裁判第三次摆球后,萨尔瓦多一名球员愤怒地将球踢上看台。面对这种挑衅主裁判表现出良好的应变能力,直接鸣哨结束上半时比赛。中场休息得到主教练劝慰的萨尔瓦多球员下半时度过了颇有几分自暴自弃的45分钟,最终墨西哥4-0取胜。
奥地利国家男子足球队的德奥百年恩仇录
和睦,这是人们如今经常用来形容德国与奥地利两国关系的词语。相同的语言,相邻的国土,同属德意志民族的血缘,使得两个国家之间的交往没有太多障碍。然而,在足球领域,两个国家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从一开始就被搞糟了。”人们这样来形容两国的足球关系。
糟糕的开局
德国和奥地利两国足球队第一次在国际大赛中碰面是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那是德国队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他们一上来就碰到了强大的奥地利队。但令人意外的是,德国人在上半场结束时以1比0领先。下半时开始后不久,德国门将阿尔贝特·韦伯走了霉运,他撞在对方球员的身体和门柱上,没有从脑震荡中回过神来的他随后连丢了两球。随后,又一次碰撞导致这位柏林前进门将失去知觉,最终不得不被抬出场。由于当时并没有换人的规则,因此德国队必须先征得奥地利队的同意才能更换门将。但奥地利人的反对使得德国队中锋沃皮茨基不得不站在球门前,10人应战的德国队最终被对手5比1逆转。
与奥地利队的前5次交手中,德国队未尝胜果——1平4负。好不容易在1922年和1924年连胜两场后,德国人自己又终止了胜利的步伐——德国足协禁止自己的国家队与奥地利比赛,因为奥地利是最早引入职业足球概念的国家之一,而德国足协则要保持业余足球的“纯洁性”。之后当德国人重新想比赛时,奥地利人又不愿意了,因此两个邻国直到1931年5月才再度交锋。
上世纪30年代的奥地利队被称为“神奇球队(Wunderteam)”,是世界上最强的球队之一,球风和技术无出其右者,相当于那个年代的巴西队。奥地利队从门将鲁迪·希登到前锋辛德拉都是世界级球员,德国人将他们称为“咖啡馆球员”,因为维也纳的咖啡馆世界闻名。
这一次实力悬殊的交锋,以奥地利队在柏林6比0大胜而告终,这也是迄今为止德国队在正式比赛中的主场最大比分失利,加上客场则是第二大比分失利。当时的德语杂志《足球周刊》还这样来形容辛德拉在球场上的优雅举止:“他的高追求是一种优秀品质。”
同年9月,回到维也纳的奥地利队根本不把德国队放在眼里,排出了由辛德拉领衔的二线阵容,还是以5比0大胜。
队友,敌人
强大的奥地利队顺理成章地打进了1934年世界杯半决赛,遭遇东道主意大利。然而,被收买了的瑞典裁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纵意大利球员对辛德拉的恶意侵犯,导致后者缺席了后来的三四名决赛。0比1失利的结果宣告了这支“神奇球队”成为历史——从1931年4月12日到1934年6月3日,奥地利队31战21胜仅输3场,打进101球。
6月7日,德国人往奥地利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两支球队在世界杯三四名决赛中相遇。纳粹德国的主教练内尔茨赛前将拜仁慕尼黑后卫哈林格送回了家,因为后者违反队规在火车站吃了一个橘子。亚琛的明岑贝格被紧急征调入队,他为此推迟了婚礼。因为在比赛前要高举右手行礼,德国队在那届赛事中并不受欢迎。虽然和是同盟,但现场的意大利观众在莱纳为德国首开纪录后的狂热庆祝完全是形式上的。由于奥地利和德国的传统队服都是白色,谁都不愿意更换其他颜色的衣服,导致观众很难分清场上的球员。在德国射手科嫩将比分改写成2比0后,裁判中断了比赛,让双方猜硬币来决定哪一方更换球衣。奥地利人猜错了,只能穿上了那不勒斯当地俱乐部的红色队服。
比赛重新开始后,科嫩的传球被粗壮如牛的奥地利后卫塞斯塔截获,“球突然不见了,因为这家伙一屁股坐在了球上。”现场观众幸灾乐祸地哄堂大笑起来。中场休息前,塞斯塔试图故技重施,但科嫩吃一堑长一智,这回将球从塞斯塔的屁股下面捅了出来,然后传给了莱纳,后者梅开二度。德国最终以3比2获胜,享受到了报复奥地利的快感。
不久,战争爆发了。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虽然奥地利获得了1938年世界杯决赛圈入场券,但“大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图谋影响到了足球领域,奥地利队被并入了德国队。4月3日,两队进行了合并前的最后一场对抗,“足球莫扎特”辛德拉一点都没给德国人面子,打进了第一球,奥地利2比0获胜。之后,“大德国队”由13名“旧帝国”球员和9名奥地利人组成。奥地利头号球星辛德拉以自己太老为借口拒绝了主教练赫尔贝格的征召,这位犹太人于1939年1月23日被发现与情人一同死在了家中,官方说法是煤气中毒,但围绕他的死因流传着不同版本的说法。
在备战期间,奥地利和德国球员之间没有任何交谈,征战世界杯的计划从一开始就蒙上了阴影。政治上的强迫并不能带来足球上的统一。在法国,奥地利的消失使得他们的1/8决赛对手瑞典不战而胜。而混合组队的德国队在首战中遭遇了瑞士,1比1的比分使得双方不得不择日重赛,结果德国队以2比4失利,首轮即遭淘汰,这也是德国队迄今参加世界杯的最差战绩。赫尔贝格后来说:“那是一场让人害怕的比赛,已经不是一场完整的比赛了。”因为即使是在同一支球队当中,奥地利和德国球员还是把彼此当作对手看待。
巴塞尔奇迹
1954年世界杯上,奥地利和德国终于等来了重新以两支不同球队的形式交手的时刻。奥地利队在小组赛中一球未失。但在1/4决赛中,奥地利队遭受当头一棒。开场后仅23分钟,他们就以0比3落后于东道主瑞士。奥地利门将施米德还在上半时遭遇雷击,队医整场比赛都守在球门后面,准备随时为施米德进行处理。不过,奥地利人后劲十足,他们以7比5反败为胜,打进了半决赛。不是冤家不聚首,在巴塞尔,他们遇上了死对头西德队,后者的主教练正是赫尔贝格。
然而,这场强强对话却出人意料地成为了一边倒。当德国人打进第4球后,奥地利电台的解说员迈塞尔说了一句解说员不该说的话:“我已经无语了。”当奥地利队再次失球时,这位解说员的愚蠢表露无遗,“(我)已经没有耐心了。”最终,赫尔贝格的球队以6比1获胜,第一次打进了世界杯决赛。
“巴塞尔奇迹”成为了德国人的流行语,只不过弗里茨·瓦尔特与他的队友们4天后在伯尔尼创造了一个意义更深远的“奇迹”,因此德国球迷提到伯尔尼的次数远远多于巴塞尔。“德国队从没这么棒过”,当年的《报》使用了这样的标题。而《踢球者》则骄傲地认为:“德国人并不是通过搏斗来击败对手,而是战术性击倒对手……像1954年6月30日时这支如此优秀的德国队恐怕不会重现了。”
“科尔多瓦”
奥地利人一直在寻找复仇的机会。终于在等待了24年后,在连续8场比赛不胜西德队后,阿根廷世界杯第二轮小组赛成就了奥地利人。“科尔多瓦”成为了奥地利足球辉煌的代名词之一,1978年6月21日成为了奥地利球迷永远铭记的时刻。
西德、奥地利、荷兰和意大利组成了第二轮小组赛的第一小组。按照规定,小组第一名进入决赛,而第二名则参加三四名决战。西德和奥地利的比赛被安排在最后一轮,此前奥地利队两战皆负,已经没有入围决赛的可能;西德队先后战平意大利和荷兰积2分,还存在进入决赛的可能性,前提是看荷兰和意大利比赛的结果:如果他们打平,西德完胜奥地利就可以直接参加决赛。两场比赛同时进行,“日耳曼战车”无论如何都要取胜。
赛前,德国媒体对球队获胜充满信心。不过,主教练舍恩已经对球队彻底失望,他宣布世界杯后不再执教,于是这场比赛也成为了他在西德队的告别演出。
比赛在科尔多瓦市进行,开局阶段的进程和两队大多数比赛一样:无欲无求的奥地利踢得很不错,但德国人率先破门。第19分钟,鲁梅尼格在右路与阿布拉姆奇克连续进行了三次撞墙式配合后突入禁区射门得分。这个进球的配合过程堪称教科书般经典。
比赛的高潮出现在第59分钟至第68分钟。首先,福格茨用膝盖把奥地利球员沙赫纳的边路传球磕进了自家球门,乌龙球,1比1!虽然比赛的结果对奥地利已经无关痛痒,但他们的球员却充满了德国人所说的“恶意”。奥地利解说员芬格是这场比赛的另一个焦点,他说出了很多至今仍广为流传的经典话语,当然对德国人而言有些不中听。在福格茨打进乌龙球后,他评论道:“嘿!这个贝尔蒂,这会让他发怒的。”
真正的“科尔多瓦英雄”是奥地利中锋克兰克尔。第66分钟,他在禁区右侧接队友的传中球,停球后凌空射门,2比1。2分钟后,德国人赫尔岑拜因接队友传中头球破门,将比分扳平。但是,奥地利人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第88分钟,萨拉从右路把球大范围转移到左路,德国后卫吕斯曼判断失误,让皮球落在克兰克尔脚下。维也纳快速射手带球连续晃过吕斯曼和卡尔茨,在福格茨封堵前攻破了塞普·迈耶的十指关,3比2!克兰克尔后来调侃说:“卡尔茨的身体太僵硬了,那个世界级中后卫到哪里去了?”而那个著名的解说员芬格则在高呼着:“Tor(进了)! Tooooor(进了)! Tooooor(进了)!”这成为了奥地利“永不消失的电波”。芬格说:“我们的队员互相拥抱,甚至亲吻。”“我快疯了!”这句话也成了标志性的语言。这是奥地利队近47年来首次战胜德国队(西德队),卫冕冠军也因此结束了又一次世界杯之旅。德国《报》出于报复,在赛后公布了克兰克尔的电话;一个德国人甚至为此而自杀。
不进攻之战
奥地利和德国的足球战争也有达成“互不不进攻条约”的时候。4年后的西班牙世界杯,两支球队又分在了同一小组,这次奥地利人与德国人合作了一把,上演了臭名昭著的“希洪不进攻之战”。
那届世界杯,西德队在小组首战中就1比2爆冷输给了阿尔及利亚。小组赛最后一轮,阿尔及利亚和智利的比赛率先进行,阿尔及利亚3比2获胜。在西德和奥地利比赛前,积分形势如下: 球队 胜 平 负 得失球 积分 奥地利 2 0 0 3:0 4 阿尔及利亚 2 0 1 5:5 4 西德 2 0 1 5:3 4 智利 1 0 3 3:8 0 因为1比0的比分足以保证两支球队携手出线,剩下的80分钟完全变成了“垃圾时间”,双方都很默契地耍起了太极。控球一方总是尽量长时间地在本方半场内进行传递,对方球员上来阻截,就一脚回传守门员,因为当时还允许守门员手接回传球。即使是攻入对方半场,拿球队员也很难找到配合的队友,其他人都龟缩在本方半场。唯一一个还在不断努力的球员是奥地利的沙赫纳,但他一个人无法改变整个局面。在2007年接受《报》采访时,沙赫纳解开了谜团,“中场休息时,在德甲效力的奥地利球员和他们认识的德国球员达成了互不进攻的约定。”而沙赫纳本人当时并不知情。
全世界对1比0的看法都和荷兰《人民报》相同,“足球历史上的下流片段。”德国电视一台的解说员施坦耶克干脆停止了工作,他拒绝评论那些无聊的传递。阿尔及利亚球迷则挥舞着钞票,以示抗议。出生在德国的奥地利国脚贝恩德·克劳斯曾经效力于德甲的多特蒙德,他对这场比赛的回忆是:“是否有口头协定还有疑问,也许两队球员都知道应该如何做。” 这场比赛震惊了国际足坛,之后所有大赛的小组赛最后一轮都在同一时间开球。而那场比赛的10年后,国际足联决定不准守门员手接回传球。
悲情代斯勒
4年之后,西德队在贝肯鲍尔的指导下成为墨西哥世界杯亚军。但同年年底,他们却在维也纳遭受惨败。奥地利队这场4比1大捷,被本国媒体称为“奥地利足球的重生”,这也是贝肯鲍尔执教6年里的最大比分失利。贝肯鲍尔认为执法的意大利主裁阿尼奥林应该对此承担责任,因为他判给了奥地利队两个点球,同时将骂他的马特乌斯罚下了球场。“如果这个裁判对比赛不感兴趣的话,他应该呆在家里。”有意思的是,贝肯鲍尔赛前还称阿尼奥林是“世界上最好的裁判”。 出征2002年世界杯前,沃勒尔的德国队在勒沃库森与奥地利队热身。比赛的结果令人满意,克洛泽上演帽子戏法,博德独中两元,“陪练”的比罗夫卡锦上添花,德国队6比2大获全胜。这是自1973年在汉诺威4比0获胜以来,德国人在奥地利队身上取得的最大胜利。然而,对于这场比赛,德国人的回忆却是苦涩的。当比赛进行到第20分钟时,刚刚伤愈的代斯勒在与奥地利球员兰德尔拼抢时右膝再次遭受重创,这位德国足球的希望之星不但缺席了世界杯,而且从此变得无比脆弱,并最终在27岁时便因不堪伤病折磨而宣布挂靴。讽刺的是,这是默默无闻的兰德尔代表奥地利队参加的唯一一场正式比赛,他以一种尴尬的方式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2004年8月,两队再次聚首维也纳,这是奥地利足协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赛,也是克林斯曼执教德国队的首场比赛。库兰伊完全没有给东道主任何面子,他的帽子戏法帮助德国队3比1获胜,也让自己和球队从2004年欧洲杯的惨败中缓过神来。这场胜利也昭示了很多即将发生的事情:赛前克林斯曼将队长袖标从卡恩的手臂上摘下,交给了巴拉克;在比赛中,克林斯曼派上了欣克尔、法伦霍斯特、胡特等新人,显示了改革的决心;中场休息后,莱曼替换了卡恩,德国队一号门将的位置从那一刻发生了变化,直到2006年世界杯前莱曼正式取代了卡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